元曲介绍课件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元曲的名句 ● 王雪睿 座机电话号码216 元曲 元杂剧: 主要代表作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 主要代表作品:《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等 散曲:包括套曲和小令 主要代表作家:马致远、张可久等 主要代表作品:《四块玉。别情》、《天净沙 秋思》等 元曲主要包括元杂剧和散曲 ● ● 元曲的名句 ●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关汉卿 关汉卿,号已斋,亦作一斋,汉卿是他的字,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大师。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 代表作:《窦娥冤》 《单刀会》 窦娥冤故事梗概: 窦娥幼年为童养媳,丈夫去世后,无赖张驴儿企图霸占,以毒死蔡婆要挟窦娥,误毙其父。诬告窦娥,官府严刑婆媳,窦娥为救婆含冤招供。窦娥死后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窦娥之父窦天章科举得中任廉访使,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马致远 马致远生于公元1250年,约卒于公元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字千里,名不详。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代表作:《汉宫秋》 汉宫秋故事梗概:汉元帝因后宫寂寞,听从毛延寿建议,让他到民间选美。王昭君美貌异常,但因不肯贿赂毛延寿,被他在美人图上点上破绽,因此入宫后独处冷宫。汉元帝深夜偶然听到昭君弹琵琶,爱其美色,将她封为明妃,又要将毛延寿斩首。毛延寿逃至匈奴,将昭君画像献给呼韩邪单于,让他向汉王索要昭君为妻。元帝舍不得昭君和番,但满朝文武怯懦自私,无力抵挡匈奴大军入侵,昭君为免刀兵之灾自愿前往,元帝忍痛送行。单于得到昭君后大喜,率兵北去,昭君不舍故国,在汉番交界的黑龙江里投水而死。单于为避免汉朝寻事,将毛延寿送还汉朝处治。汉元帝夜间梦见昭君而惊醒,又听到孤雁哀鸣,伤痛不已,后将毛延寿斩首以祭奠昭君。 王昭君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郑光祖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生卒年不详。 代表作: 《迷青琐倩女离魂》,别名《倩女离魂》 《迷青琐倩女离魂》故事梗概:秀才王文举与倩女指腹为婚,王文举不幸父母早亡,倩女之母遂有悔约的打算,借口只有王文举得了进士之后才能成婚,想赖掉这门婚事。不料倩女却十分忠实于爱情,就在王文举赴京应试,与倩女柳亭相别之后,由于思念王文举,倩女的魂魄便离了原身,追随王文举一起奔赴京城。而王文举却不知是倩女的魂魄与他在一起,还以为倩女本人同他一起赴京。因此,当他状元及第三年后,准备从京城启程赴官,顺便打道去探望岳母,便先修书一封告知倩女的父母,王文举偕同倩女魂魄来到了倩女身边,魂魄与身体又合一,一对恩爱夫妻得到团圆。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白朴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今山西河曲人,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 代表作:《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故事梗概: 幽州节度使裨将安禄山失机当斩,解送京师。唐明皇反加宠爱,安遂与杨贵妃私通。因与杨国忠不睦,又出任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反,明皇仓皇逃出长安去蜀。至马嵬驿,大军不前,兵谏请诛杨国忠兄妹。明皇无奈,命贵妃于佛堂中自缢。后李隆基返长安,在西宫悬贵妃像,朝夕相对。一夕,梦中相见,为梧桐雨声惊醒,追思往事,倍添惆怅。 ● ● 元曲的名句 ● 元曲的名句 投至两处凝眸,盼得一雁横秋。 马致远《汉宫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王实甫《西厢记》)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 王实甫《西厢记》 看星低落镜中,月华明秋影玲珑。 乔吉《双调·水仙子》 淡月梨花曲槛旁,清露苍苔罗袜凉,恨他愁断肠,为他烧夜香。 乔吉《越调·凭栏人·秋思》 船到江心补漏迟。 关汉卿《救风尘》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张养浩《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总结 唐诗、宋词及元曲,是我国传统文学里并立的三座巨峰,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 从艺术风格上看,唐诗宋词元曲各有各的特色,使我们的文学史像是春天的园林,姹紫嫣红,百花齐放,呈现出大自然一样绚烂多姿的面貌。 谢谢欣赏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