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省镇海中学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4-2015学年浙江省镇海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说:清初,摄政王多尔衮挟持幼主,权倾朝野。顺治朝修史夸赞他的功绩,回避其杀害功臣的事实;康熙帝夺回权力后修史记录了他擅权欺君的罪行;乾隆朝修史时则为称述先祖功业肯定了他的功绩。这位学者意在
①强调史学理论是影响历史解释的重要因素 ②指出政治需要损害了历史记载的真实性
③倡导对同一历史人物必须要有不同的评价 ④说明古代官修史书具有政治说教的功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考点:历史研究方法。依据材料抗可知,顺治、康熙、乾隆三朝对多尔衮的不同评价说明历史记载及官修史书与当时的政治需要密切相关。分析选项,②④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①与题意无关,③说法错误。
2.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这一论述说明西周
A.宗法制度开始遭到破坏 B.分封制度以宗法关系为基础
C.分封制度凸显中央集权 D.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答案】B
考点: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可知西周实行的是宗法制,再从“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可知基于宗法制的基础上才有了分封制,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C项本身说法错误,D项应该对应的是郡县制。
3.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 “夫君者,民众父母也”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这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
A.宗法血缘关系 B.家国同构观念 C.尊卑等级意识 D.以民为本思想
【答案】B
考点:家国同构的思想观念。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 夫“君”者,民众“父母”其实都是非常典型的家国同构、家国同等的思想观念,其它的三个选项均和材料的主旨是没有关系的,所以,在本题的材料中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家国同构观念,所以本题答案就是B。
4.中华民族起初不过山东、河南等处的小小几个部落,几千年间不断成长,最后长成泱泱雄风的大国。以下地区属于自秦朝开始就归入中央王朝版图的是 ①云贵地区 ②西藏地区 ③岭南地区 ④东北地区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考点:古代政治制度。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②西藏地区是在元朝归入中央王朝版图,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④东北地区是在唐朝归入中央王朝版图,唐朝设有都督府管辖,秦朝时北击匈奴,南征越族,因此A正确。
5.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汉武帝时建立的“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朝以来的“三公九卿”制度
B.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司法权
C.元朝时设枢密院和宣政院,分别管理军事和宗教事务
D.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答案】B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A不对,汉武帝并没有废除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C项错误,应该是宋朝设枢密院掌握军事权力;D不对,明成祖时期设立内阁而且内阁没有决策权,因此选B
6.汉设刺史(官秩为六百石),其“问事”范围包括“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千石违公下比(勾结),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由此可见该制度
①意图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②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
③具有“以卑监尊”的特点 ④基本消除了官场腐败现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考点:刺史。汉设刺史(官秩为六百石),职位比较低,监察的对象“二千石违公“,具有“以卑监尊”的特点,③正确。其“问事”范围包括“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意图解决土地兼并问题,①正确。监察的范围涉及到”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 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②正确。官场腐败现象难以消除,材料没有体现,排除④。因此选择A。
7.有学者说:“(唐朝)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这表明唐朝的官僚制度 ①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权 ②可有效制约君权 ③提高了行政效率 ④可以减少决策失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三省六部制。依据所学,唐朝的时候实行三省六部制,在君主的允许范围之下,中书、门下、尚书分掌决策、审议和执行的权力。材料正是这一运作过程的反映,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故②不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省200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基础英语试题 课程代码00088.doc
- 浙江省200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商务英语试题历年试卷.doc
- 浙江省200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阅读(二)试题 课程代码00596.doc
- 浙江省2006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衢州市).doc
- 浙江省2008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衢州).doc
- 浙江省2008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衢州卷).doc
- 浙江省2009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舟山衢州).doc
- 浙江省2009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社会思品(舟山衢州).doc
- 浙江省2010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doc
- 浙江省2012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温州卷)语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