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课件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2010年4月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较多的国家。重大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分布广、损失大,各种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京沪高速公路江苏淮安段氯气泄漏事故 事故造成致使29人中毒死亡,400余人住院治疗,1800余人门诊留治,10000余名村民被迫疏散转移,大面积农作物绝收或受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00余万元。 2008年以来,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举办奥运,达赖集团和一些东突分子开始了一系列破坏活动。西藏拉萨“3.14”事件就是达赖一手操纵的。一些东突分子采取人体炸弹制造恐怖事件。 西方少数国家媒体,推波助澜,打着人权的幌子,违背国际法,在西藏问题上攻击中国。 在奥运圣火国外传递期间,也出现了不和谐的场面。 (二)经济转型时期,人为灾害频发 1.事故总量大 近10年,全国每年发生的各类事故造成10多万人死亡,70多万人受伤。经济损失达2500亿元。 2.重特大事故多 一次死亡3到9人的重大事故平均每天7起; 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平均每周2.5起; 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平均每月 1起。 (三)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影响 1.国内外极端势力制造的各种恐怖事件严重危及国家安宁 2.现代工业、高技术和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安全威胁 3.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我国的公共安全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四)多种传染病尚未得到有效的 遏制 据统计,全球新发现的30余种传染病已有半数在我国出现,有些还造成了严重后果。我国按照规定报告的27种传染病每年发生近200万例,其中死亡近6000人。 特别是“非典”疫情,波及内地24个省份的266个县(市、区),累计报告病例5327例,死亡349例。近几年,每年都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由于我们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对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家禽养殖业和农民增收还是造成了严重影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应急管理工作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 200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 2005年7月22日,温家宝在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6年3 月经济和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2006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2007年8月30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二、突发事件的概念 1.突发事件 2.突发事件的特点 3.突发事件的分类 4.突发事件的分级 5.突发事件预警分级 6.突发事件的应对 7.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工作原则 突发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和对全国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或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是一种事件;出乎意料突如其来;对组织构成重大威胁和危害,妨碍组织基本目标的实现;决策和回应的时间很短,要求组织的管理者在很短时间进行处置。 突发事件的特点 1 突发性。 即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危害性难以预料,经常超乎人们的心理预期和社会的正常秩序 2 危险性。 即已经或者可能给人民生命财产或者国家、社会带来严重损害。这种危害往往是社会性的,受害主体也往往是群体性的 3 紧迫性。 即事件发展迅速,要求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 4 不确定性。 即事件的发展和可能造成的影响根据既有经验和措施往往难以判断和掌握,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事态迅速扩大 突发事件的分类 1 自然灾害。其本质特征主要是由自然因素直接所致,主要包括洪涝、干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 事故灾难。其本质特征主要是由人们无视规则的行为所致,主要包括工矿企业的各类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与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 公共卫生事件。其本质特征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所致,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 社会安全事件。其本质特征主要是由一定的社会问题诱发,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 突发事件的分级 1 对突发事件分级的目的,主要是为监测、预警、信息报送、分级处置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供依据; 2 突发事件应对法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另有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