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三要素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记叙文与议论文的区别 爱因斯坦在他的《我的世界观》一文中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都有赖于别人的劳动,其中有活着的人,也有已经死去的人。我必须尽自己的努力,以同样的分量去偿还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这种伟大的科学对为他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付出过劳动的人充满由衷的感激之情。因为他深深知道,他的成功离不开许许多多的人的关注和帮助。确实,懂得感恩的人,将因众人支持而永葆生命的活力;不知感恩的人,终将因自私和傲慢而难成大事。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在你进步的道路上,你是否也有爱因斯坦那样的感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提示]如果写记叙文,可以自己为例,写自己对父母、老师或同学等人的关爱的感恩;可以写自己对某个人的感恩,也可写对几个人的感恩,不过写一个人容易集中而深入。 如果写议论文,可从正面讲感恩的必要及其价值,或从反面论述不知感恩可能带来的后果,也可正反对照着进行论述。 作文训练 议论文三要素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 作者所持的观点和看法 2、论据 3、论证 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 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典范议论文的写作要突出体现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 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但可以有多个分论点。论点最好在文章的开头,用具体的一句话,用判断句式,将中心论点摆出来。 学会确立论点。 论 点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一篇议论文的观点,至关重要的是要求正确。所谓论点正确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科学真理,所确立的思想应在作文设题的允许范围内,把握事物的本质,不偏题,不跑题。 怎样才能提炼出正确的论点呢?根本的解决之道,是丰富阅历,体验人生,提高认识,拥有思想。 ? 议论文的论点还要求集中。所谓集中指的是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切不可旁逸斜出,中途偏离目的地或改换旗号。那样做,不是文章内容的丰富,而是把议论引入到岔路口,使行文脱离方向。 一篇800字的议论性,如果面面俱到地论述,就会思想混乱,论点不明,信马由缰下来,不知所云。 一道以“生命”为基本立意的作文,其立意是可有多个走向的。如“珍惜宝贵的生命”“爱护脆弱的生命”“敬畏崇高的生命”“尊重个性的生命”等等。考生有的往往在一篇文章中总和好几个论点来写;有的虽然是以一个论点为重心,但却在中途易辙,讲另一个论点去了,结果成了东拉西扯,主旨不明。 ? 议论文的观点还要求深刻。深刻的结果给中心思想以应有的高度。思想的深刻与否,当然要看扬善惩恶了没有,但说到底还是认识水平的高低。可以说,深刻是一种洞察的力量。无论人情事理,总是比别人看得深,识得透, 想得远。而要做到这些,表现时代的精神,是行文走向深刻的必然选择。无论怎样表现思想,最终都要以现时的社会人生为归依。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 ①文题 ②开篇 如《改造我们的学习》“我主张将我们 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 如《改造我们的学习》 《反对党八股》 ④结尾 ③文章中间 如《拿来主义》“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 如《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论据 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是一篇文章的血肉精华。 学会选用论据。 论 据 1.事实论据: ① 具体的事例(史实和现实); ② 概括的事实; ③ 统计数字,图表; ④亲身经历、感受。 2.理论论据: ①前人的经典著作、名人名言; ②民间的谚语、俗语; ③ 科学上的公理、规律; ④社会生活中的公理。 ①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 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一般性质。 ②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 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不开一些陈旧的事例,像一写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似乎就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一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可,类似的内容不是说不可以用,而是说你用,他用,大家都用,谁的作文与众不同呢? ③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 ④观点与材料的统一性 切忌出现与证明论点无关的内容。 【例】 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