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练习卷详细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练习卷 一 阅读(80分) 阅读下文,完成1—5题:(17分) 诗人的启示 李国豪 一 对于诗,孤陋寡闻,还没有见过诗人,在诗里写他的工资收入者。这一点,我不得不佩服唐人白居易,据洪迈的《容斋随笔》中的《白公说俸禄》,这位大手笔,居然能把历年的账单,一一写到诗里,真不简单。 ②他在诗中说,刚上班时,为政府机关做教书郎,是个抄抄写写的文秘,“幸奉太平代,天子好文儒,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遂使少年心,日日常宴如。”不久,,因表现不错,升为左拾遗,管群众来访,工资翻了一番,“月惭谏钱二千张,岁愧俸钱三十万。”这二千张谏钱,纯系诗人为了三十万俸钱的对仗而虚拟的了。“十万户州尤觉贵,两千石禄敢言贫。”随后,白居易调回京城,为宾客分司时,负责接待工作,工资已是她参加工作时的十倍。“俸钱八九万,给受无虚月。”最后,为太子少傅时,工资最高,而且工作还相当清闲自在。“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做闲人。”一直到晚年,退居林下,回到洛阳履道里他的大宅子里颐养天年,还能领到百分之五十的养老金:“寿及七十五,俸占五十千。”也就很不错的了。 ③从二十几岁刚出道时的月薪万六千,到七十五岁吃劳保时的五十千,看来唐代的通货膨胀情况还是说得过去的。苏轼有一首羡慕白居易的诗,“我似乐天君记取,华颠赏遍洛阳春”,可以想象,白大诗人在洛阳龙门一带请客聚会,野游踏青,笙歌弦诵,赏花吟月,晚景是很惬意的。拥有这样的兴致和乐趣,证明诗人的工资收入相当可观,才能过上优渥的生活。苏轼还有一首诗,提到了“我甚似乐天,但无素与蛮”,这素与蛮,是一位善舞,一位能歌的年轻女子。家中能供养得起这样具有艺术才能的女侍,以娱悦晚年,这位退休诗人,倘无足够的财力,是负担不起的。这使一生颠沛流离的苏东坡向往不已,因为他也很浪漫的,可惜没有白公的条件,只好在诗中向往不已了。 ④白居易行将下世时,还曾在诗中向家人交待:“先卖南坊十亩田,次卖东郭五顷田,然后兼卖所居宅,仿佛获缗二三千。”看他拥有的这一份房地产,和府中供奉的歌女舞姬,别说是中国人望尘莫及,外国诗人恐怕也是做梦都想不到的。白居易,一不假清高,不耻谈钱,不怕人家笑话他庸俗;二能用诗的形式,大谈工资收入,将干巴巴的数目字入诗,敢为他人之不敢为。这两点,值得称道。 ⑤这其实也是创作上的启发:不拘泥,少顾忌,多尝试,敢放肆,也是为文一道。 二 ⑥逛过西湖的游客,谅不会忘记湖里纵横交错的苏堤和白堤。 ⑦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里感慨道:“我常想,倘若西湖只是空空的一片水——没有苏堤那秀美的修眉和彩虹般的仙岛,一画龙点睛增其神韵,那西湖该望之如何?”西湖里这唐、宋两朝的两位大诗人,所修建的两条长堤,确实为西湖增色不少。 ⑧中国的许多风景,都因文人题咏,而留下了不朽的声名。而西湖的这两条大堤,倒不仅仅是装点湖山,起到风光旖旎的作用,而确实是减灾的水利设施。白居易,苏东坡都是诗人,能够在他们为官的任期内,想到为黎民百姓做点事,真是令人佩服。 ⑨其实,苏东坡即使吟诗作画,什么也不干,照样做他的官,谁也不能责备他什么。然而,来杭州任太守的苏东坡,看到白居易整治过的西湖灌溉工程,年久失修,不但不能保证稻田用水,连市民饮水也成问题。湖里杂草丛生,已经占去十之二三水面。此刻几乎整个西湖都被淤泥水草堵塞,湖底上升,水位变浅,再加之输水管道损坏,老百姓只好喝钱塘江潮涌来带点咸味的水。 ⑩先后用了二十万个工作日,整整花了四个月的时间,才使西湖碧波荡漾,重见天日。据记载,盘根错节,纠缠蔓延的水草,难以刈除。每一个人工,只能清理一方丈的水面,工程相当艰巨。苏东坡经常到工地巡逻,鼓励士气,这在今天,算不了什么了不起的事,但在封建社会里的一位要员,能这样身体力行,确实不同一般。 ⑾传说中的东坡肉,就是在西湖施工中,创造出来的一道菜肴。因为他为百姓谋利益,百姓在年节期间给他送来猪肉和酒,表示敬意。与民同乐的东坡先生,写了个条子,“猪肉一起送”到了工地,民工们误会了,以为是“肉酒一起烧”,结果想不到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味。 ⑿那些清除掉的杂草淤泥,就堆积成现在湖心里的,那条横贯南北的苏堤。如今,游览西湖的人,走在绿柳依依的苏堤和白堤上时,通常不会想到白居易和苏东坡的。即使知道这两道长堤是这两位诗人所建,也未必了解当时的艰难和他们所付出的代价,但历史却永远记住了这两位担任过杭州地方长官的诗人。 ⒀这长堤,也成了他们不朽的作品。 ⒁其实,对作家诗人来讲,为文的同时,也是在为人。文做得好,自然好,人做得好,那就更好。在写作品的同时,也想着为社会,为大家,做一些有益的事,哪怕为我们共同居住的这座华夏,力所能及地添一砖,增一瓦,不也能像白居易、苏东坡那样,得到另一种创作的快乐吗? 1、白居易,号 ,他提出了“ , ”的文学主张。(2分) 2、对白居易把历年的账单和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