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播种收获》教学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命题作文《播种收获》教学案

命题作文《播种与收获》教学案 江苏省东台创新高级中学 刘凤宝 一、教学目的 练习关系型命题作文的写作; 提升命题作文写作能力:立意、思路、选材等。 二、教学重点 打开思路,找好材料,求准求新,打造亮点。 三、教学方法 放(放开思路)收(逐章点旨)结合。 四、教学程序 板书文题: 播种与收获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农民伯伯早春时就下地播种,在夏天,他们更是顶着烈日对农作物呵护有加,最终大自然给了他们回报,秋天里他们迎来大丰收。(在农业上播种与收获是这种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启发思考:这些话说的是“播种与收获”的本意,播种与收获的这种关系谁都知道,但就此立意好吗? (未尝不可,但俗,低俗。出卷老师虽不过分刁钻,但也不至于这么简单直率。立意大都要跳出本意,跨出一步,高出一层,还记得吗?) 思考起步:请听两个故事: 25美分和1.5亿美元 在美国内华达州沙漠的中央,有个叫麦尔宾·达玛的年轻人正在公路上驾驶着新买的法拉利汽车兜风。这时候,他看到路边有个衣衫褴褛的老人,可能是因为长途跋涉显得步履蹒跚。 麦尔宾·达玛将车停在路边,走到老人身边问道:“老先生,您要到哪里去呀?我想我可以带您一程。”老人说:“我要到拉斯维加斯去,年轻人。” 到达目的地后,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看着老人一身破旧的打扮,以为是个流浪汉,在老人下车的时候,给了他25美分让他坐公交车。 老人很礼貌地接过年轻人递过来的25美分的一个小硬币,同时对年轻人说:“很感谢你把我送到目的地,也十分感谢你的25美分馈赠,可是在你要走的时候,还请你满足我一个小小的要求,可不可以给我一张名片呢,先生?” 麦尔宾·达玛掏出自己的名片给了这位老人。老人接过名片大声地对面前的年轻人说:“我叫哈维德·修斯,总有一天我会报答你的善举的,年轻人。” 麦尔宾·达玛没有听说过哈维德·修斯这个名字,而且很快忘记了这件小事。可谁知道几年后,在美国一家著名报纸上登出了这样一条新闻:“亿万富豪哈维德·修斯逝世,他留下的25亿美元家产按照他的遗嘱吩咐,将有十六分之一属于一个叫麦尔宾·达玛的年轻人。” 麦尔宾·达玛看到这则新闻后惊呆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当年自己只不过付出一个小硬币,却因此受到老人一亿五千万美元的馈赠,虽然他从未想到过任何回报。 略作点评:想一想,如果那个老人不是亿万富翁,而是一个流浪的乞丐,那么年轻人的付出可能就得不到任何的回报了,可是他的25美分在受助人的心里,绝对有着一亿五千万美元的价值。 学生读料: 助人者人必助之 许多年前的一个暴风雨之夜,有对外出的老夫妇到某旅馆订房。“很抱歉,”服务台后边的年轻服务生说,“我们这里的客房已被一个会议团体全包了,如果在平时我们会把客人 介绍到别的旅馆。可这次很不巧,据我所知,附近的其他旅馆都客满了。”看到这对老夫妇满脸的无奈,年轻人赶紧说:“先生、太太,在这样的夜晚,我实在不敢想象你们离开这里后投宿无门的处境。如果不嫌弃的话,可以在我的房间里住一夜,那里虽然不是豪华房间,但很干净。我今天晚上在这里值班。”这对老夫妇欣然接受了年轻人给出的主意,并表示感谢。 第二天一早,当老夫妇下楼来付住宿费时,服务生婉言谢绝说:“我的房间是免费给您住的。” 当老人离开这所旅馆时,对服务生说:“也许有一天,我会为你盖一座旅馆。”年轻的服务生听了笑了笑,他明白老人的好心,但并未当真。 转眼几年过去了,有一天,服务生突然接到老人的来信,郑重邀请他到曼哈顿与他见上一面,并随信附上了往返机票。几天以后,服务生来到曼哈顿,在一座豪华的建筑前面见到了老先生。老先生指着眼前的建筑物说:“这就是我为你建造的饭店,我以前许的愿,你还记得吗?”年轻人惊讶地说:“很抱歉,请问这是为什么?”老先生很温和地说:“因为你是经营这家饭店的最佳人选。”这座饭店就是美国著名的渥道夫·爱斯特利亚饭店的前身,这个年轻人就是该饭店第一任总经理乔治·伯特。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无意间做了一件有益他人的事,竟换来了使自己一生辉煌。 捡来的孩子 在英国一个农场里,一位农夫有一天在马厩里发现一个婴儿,这位善良的老农收留了这个孩子。过了几天,一辆豪华小车开入农场,下来一位高官,这孩子正是他的孩子。出于感谢,这位高官把农夫的孩子也带走了,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后来成为一名医生。而正是这位医生在数年后发明了一种药物,治好了高官那身患肺结核即将去世的儿子。而那位高官就是丘吉尔。 启发思考:我们读的这些故事与“播种与收获”有关吗? 师生共识:(播种爱心,收获回报,加倍的回报,即使你当初没回报的希图) 比单纯写农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有品位吧。 继续搜索:再看这段话: 学生的心灵是一块神圣的

文档评论(0)

pij541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