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过神经系统的节训练题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训练题
一、选择题
1.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
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
3.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电位示意图如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B. 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C. 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D. 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4.以下依据神经细胞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
B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较多
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酶分解
D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
.在一简单反射弧中,只有感觉神经元A和运动神经元B,则当A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导方向是( )
A.A的树突→B的轴突 B.B的轴突→A的轴突
C.B的轴突→A的胞体 D.A的轴突→B的树突
.当刺激神经纤维上的某一点时,将会出现( )
A.所产生的冲动只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B.所产生的冲动只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
C.受刺激部位膜外的电很快下降D.受刺激部位膜内的电很快下降
.取出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a、b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强刺激c处,电位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A.不发生偏转B.发生一次偏转
C.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如图示意一个反射弧的结构,就此图分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直接刺激肌肉可以引起其兴奋收缩,但不能在g、f、e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皮肤引起肌肉收缩时,可在e、f、g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C.若g以下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够在f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D.若f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在肌肉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C.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 ????????????? D.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句话
11.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 )
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
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
D.遇见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
12.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
B. 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C. 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
D. 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无关
13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A. 抑制于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 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 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 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14.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 )
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①( )( )18.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 ( )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
20、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1.Ca2+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运筹学课程设计告书---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doc
- 运筹学考试题b及答案.doc
- 运筹学运输问题例3.doc
- 运算放大器应用计的几个技巧3.doc
- 运算放大器的基应用 模电实验.doc
- 运转车间教育实活动教案.doc
- 运输市场营销第次作业.doc
- 运输管理(一)年真题与答案.doc
- 运钞车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x
- 近三年广东高考语语法填空题与高考语法复习.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