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这份学习资料适用于执业医师、中级、高级职称考试,为大家提供一个简洁的学习、记忆方法,感谢原作者、整理者---------------------------------------------------------常见证型记忆模式复习指导:(1)中医内科临床表现复杂,学生记忆难度增加,复习时应抓住共同性,记住一些常见证型表现,则可化繁为简。(2)注意总结规律,将症状编成顺口溜。(3)症状不必全记,只要记住主要症状即可。(4)更多情况下,出现一些症状,只要辨出是某个证型,以确定治法、方药及判断病种。1.阴虚火旺证:23个字记忆法:五心烦热、颧赤盗汗、口咽干燥、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若肾阴虚:23字+肾症:部位症+开窍症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若肝阴虚:23字+肝症:肝经循行症+开窍症。(胸胁隐痛、目涩)若肺阴虚:23字+肺症:干咳少痰、痰中带血。若胃阴虚:上11字(口咽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胃部症(隐痛)2.出血证:7字症状:吐、衄、便、崩、尿、咳、咯+“血”字。3.瘀血证:23字症:某部位刺痛、肿块固定不移、舌质紫暗或瘀点瘀斑、脉细涩。注:瘀血证除上症外,还要注意下例三种原因:久病、外伤、出血。4.肝气郁结证:肝经循行症(胸胁少腹胀闷窜痛)+情绪症(怒则甚、喜则缓、气出畅)+妇女加妇科症(乳房胀痛、痛经、月经不调)+舌淡苔白脉弦。5.肝火上炎证:头面症状(面红目赤、头晕耳鸣、口苦咽干)+肝经循行证+里实热证6.肝阳上亢证。头面症状(见上)+肝阴虚证+肾阴虚证。7.津亏血虚证:目、舌、口、鼻、唇、皮肤、咽+心、脑等部位。如心血虚:心悸、头晕、口唇舌淡白、面色淡白或萎黄等。如肝血虚:目干、口咽干等。如燥邪犯上:目、舌、口、鼻、唇、皮肤、咽等部位干燥症。8.气虚证:少气懒言头晕目眩,神疲乏力活动自汗。舌淡苔白脉虚无力,首先考虑肺脾气虚。若心气虚证:上症+心悸;脾气虚证:上症+纳呆腹胀便溏;若肺气虚证:上症干+易感冒、自汗。9.阳虚证:畏寒怕冷面色晃白,形体虚肿脉沉舌白。若脾阳虚:上症+消化系症;若肾阳虚:上症+腰膝冷痛、小便症。10.伤食证:嗳气酸腐脘腹胀满,泻泄粪便臭如败卵,舌苔厚腻脉滑而实,吐泻之后诸症皆减。本学科内容涉及面广,既有基础理论部分,又有临床知识部分,学生在学习或考试过程中,深感困难,且及格率较低。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总结出学习本学科的基本规律,按此学习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定能取得优异成绩。(一)不同系统共有病因病机的提取疾病虽多,都按系统归类。如肺系各个疾病病因有所不同,但他们都与肺有关,据肺的生理病理,肺主皮毛,皮毛应外,故外感因素是本类疾病共有的病因,而外感中又以风寒因素为主。该系发病的内在因素是本脏自虚(肺气虚及肺阴虚),又因肺系多由“气”、“痰”的异常引起,故肺病又与主疏泄,生痰的脏腑有关,即与肝、脾密切关联。所以本系的病因病机都可从外感六淫、内伤(肺的气阴虚,肝脾功能失调)方面考虑。急性病重在外感,慢性病重在内伤。再如心脑系病证,因心藏神,主血脉,故精神因素(情志)、心脏本虚(心的气血阴阳不足)是引起本系病证的两大主要病因。病因病机是理解该病及指导分型的主要思路,熟悉本部分内容,对掌握辨证治疗甚为重要,不可忽视。其它系统病证可归纳如下:消化系统常见共有病因:饮食所伤:脾胃运化水谷,饮食不节或不洁易致脾胃受损,运化能力下降,从而产生呕吐、胃痛、泄泻、腹痛、噎膈等病证。情志刺激:肝主疏泄,助消化,疏泄正常,脾胃运化功能强健。若情志郁结,疏泄不及,肝可犯脾胃,导致胃痛、呕吐、泄泻等。感受寒湿:胃喜湿恶燥,脾喜燥恶湿,故寒湿易侵犯脾胃致呕吐、泄泻、胃痛、腹痛等脾胃自病:主要有脾胃虚寒及胃阴不足两种,也是消化系统虚证中的最常见两型。肝胆系统常见共有病因:情志所伤:肝胆病变主要是肝胆的功能失调所致,其情志内伤,肝郁气滞,日久会导致血瘀的病理,就出现胁痛、鼓胀、积聚等病。瘀血内结:肝主疏泄,肝藏血,肝郁易致气滞,气滞易导致血瘀或外伤等因素出现胁下疼痛,积块等症。肝脏自虚:主要为肝阴、肝血不足,阴血不足,胁络失养,常表现为胁痛等病。心脑系统常见共有病因:肝阳上亢:老年人,素体肝阴不足导致阳亢或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而致阳亢,常见眩晕、中风等。肾阴精不足:脑为髓之海,肾主骨生髓,若年老或久病,肾阴精亏损,会出现老年疾病如中风、眩晕、痴呆等。痰浊内生:年老之人,形体肥胖,或常食肥甘食品,损伤脾胃,痰湿内生,湿浊阻滞,清阳不升,导致中风、眩晕等。气血亏损:久病或年老气血不足,脑失养,易导致神经系统病证。泌尿系统疾病常见共有病因:肾虚:肾无实证之说,故肾系病变常有肾阴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医骨伤学资料.ppt
- 中医护理方法资料.ppt
- 中国的产业第一节农业(第二课时)资料.ppt
- 中医护理文件书写资料.ppt
- 中医基础考题及答案资料.doc
- 中国的地形2015(第二课时)资料.ppt
- 中国的地形第二三课时资料.ppt
- 中医经络常用穴位资料.ppt
- 中国的古代艺术资料.ppt
- 中国的河流(生态)资料.ppt
- 注册验船师高频真题题库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高频题库带解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试必备资料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精选题库带分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2025.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