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07年国家法考试中国法制史考点整理汇总.doc

2007年国家法考试中国法制史考点整理汇总.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年国家法考试中国法制史考点整理汇总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中国法制史考点  一、封建法制思想   德主刑辅—礼法合一—明刑弼教(朱熹:礼法不可偏废,或先或后、或缓或急,德不约刑,可先刑后教,是朱元璋重典治国的理论依据。)   二、西周结婚   原则:一夫一妻,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形式: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三、西周离婚   七出——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盗窃   三不去——有所娶而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四、西周继承   继承:嫡长子继承制;财产诸子均分。   奴隶制五刑:墨、劓、刖、宫、大辟(死刑的总称)。肉刑为主。   五、西周买卖契约—质剂   质——奴隶、牛马、较长契券;   剂——兵器、珍异之物、较短契券。   官府制作,“质人”管理。   六、 西周借贷契约—傅别   傅—— 债的标的、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写在契券上;   别——简札中间写字,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   七、周礼   1、亲亲(父为首)、尊尊(君为首)   2、五礼:吉礼(祭祀)、凶礼(丧葬)、军礼、宾礼、嘉礼(冠婚)   3、“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4、出礼入刑   八、西周诉讼制度   1、狱(刑事案件)、讼(民事案件)。   2、三刺(群臣、群吏、万民)。   3、五听(辞、色、气、耳、目)。   九、司法机关   1、西周 :大司寇   2、秦汉;廷尉——中央司法机关的长官,审理全国案件。   3、北齐:大理寺:   十、五过——西周法官责任   惟官,畏权势而枉法;   惟反,报私怨而枉法;   惟内,为亲属裙带而徇私;   惟货,贪赃受贿而枉法;   惟来,受私人请托而枉法。   凡以此五者出入人罪,皆以其罪罪之。   十一、成文法   1、铸刑书:郑国执政子产、第一次公布成文法。   2、竹刑:邓析竹刑;私人著作。   3.铸刑鼎: 晋国赵鞅把前任执政范宣子所编刑书正式铸于鼎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   十二、《法经》   魏国李悝作《法经》,封建法典第一部,盗贼囚(网)捕杂具,六篇法律在其中。具律本是总则名,淫狡城(禁)嬉徒金,六禁之规在杂法。   十三、商鞅变法   一是改法为律,   二是 富国强兵《分户令》《军爵律》,   三是剥夺特权。   四是以法治国、明法重刑。(“以法治国”:“轻罪重刑”;不赦不宥;鼓励告奸;实行连坐)   十四、史料解读   “甲小未及六尺,有马一匹自牧之?今马为人谥,食人稼一石,问当论不当?不当论及赏(偿)稼”——《法律答问》。秦按身高确定刑事责任能力   十五、古语理解   逋事(已经下达征发徭役命令而逃走不报到);乏徭(在服徭役地点逃走)。   十六、秦   公室告(贼杀伤、盗,百姓必须告发),   非公室告(子盗父母,父母擅杀、刑、髡子及奴妾,不得告发和受理)。   十七、秦罪名   财产 :盗,盗窃为重罪,按盗窃数额量刑。   人身:贼杀、伤人、斗伤、斗杀。   十八、秦司法官吏渎职犯罪   1、见知不举不直:   2、罪应重而轻判,罪应轻而重判   3、纵囚:当论罪而故意不论罪   4、失刑:因过失而量刑不当   十九、秦代刑罚   1、徒刑: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强制其服劳役   2、具五刑:死刑。   3、羞辱刑:髡、耐、完—徒刑附加刑。   4、经济刑:赀、赎   二十、秦徒刑   1、城旦舂:男犯筑城,女犯舂米,实际从事的劳役不限与此(5年);   2、鬼薪、白粲:男犯为祠祀鬼神伐薪,女犯为祠祀择米(4年),   3、隶臣妾:将罪犯及其家属罚为官奴婢,男为隶臣,女为隶妾(3年),   4、司寇:伺察寇盗(2年),   5、候:发往边地充当斥候(1年)   二十一、秦刑罚原则   1、身高确定刑事责任能力:六尺五寸、未成年不负刑责,   2、区分故意与过失   3、盗窃按赃值定罪   4、共同犯罪、集团犯罪、累犯、教唆犯加重处罚   5、自首减轻处罚   6、诬告反坐:   二十二、汉律儒家化   1、上请:汉高祖(郎中有罪耐以上,请之),东汉普遍特权。   2、恤刑:汉景帝(八十以上、八岁以下,及孕者未乳、师、侏儒,当鞠系者,颂系之)。   3、亲亲得相首匿:汉宣帝,卑幼藏尊长不负刑责;尊长藏卑幼有条件的负刑责。   二十三、文帝改革:缇萦为父上书   黥刑——髡钳城旦舂(去发颈部系铁圈服苦役五年);   劓刑——笞三百;   斩左趾——笞五百,   斩右趾——弃市死刑。   二十四、景帝改革   笞三百——笞二百;   笞五百——笞三百。   《箠令》——笞杖尺寸、竹板制成、削平竹节、行刑不得换人,刑制改革进步。   二十五、汉   1、《春秋》决狱。董仲舒;儒家化;论心定罪   2、汉秋冬行刑“。天人感应;秋审的渊源   二十六、《曹魏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g6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