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激光平面干涉仪明书.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激光平面干涉仪明书

用途 激光平面干涉仪是一种使用方便的光学精密计量仪器,主要用于精密测量光学平面度。仪器配有激光光源(波长为632.8nm)。对于干涉条纹可目视、测量读数。工作时对防震要求一般。该仪器可应用与光学车间、实验室、计量室。 如需配购相关的必要附件,可精密测量光学平面的微小楔角、光学材料折射率n的均匀性,光学镀膜面或金属块规表面的平面度,90度棱镜的直角误差及角锥棱镜单角和综合误差。 主要数据 第一标准平面(A面),不镀膜。工作直径:D1=φ146mm 不平度小于0.02um 2.第二标准平面(B面),不镀膜。工作直径:D2=φ140mm 不平度小于0.03um 3.准直系统:孔径F/2.8, 工作直径:D0=φ146mm 焦距:f=400mm 4.测微目镜:焦距f=16.7mm,放大倍数β=15X,视场角2W=40°, 成像物镜:1.D=4.5 II.D=7 III.D=10 F=15 f=23 f=37 5.工作波长:632.8nm 6.干涉室尺寸:深260X宽300X190mm。 7.光源规格:激光ZN18(He-Ne)。 8.仪器的外形尺寸:长X宽X高 350X400X720mm 9.仪器重量:100公斤 图一 第一标准平面(A面)精度照片 图二 第二标准平面(B面) 工作原理 本仪器工作基于双光束等厚干涉原理。 根据近代光学的研究结果,光兼有波动与颗粒两重特性。光的干涉现象是光的波动性的特性。因此,介绍本节内容时,仅在光的波动性的范围内讨论,例如,把“光”称为“光波”,“平行光”称为“平面光”。 波长为的单色光经过仪器有关的光学系统后成为平面波M。(如图三所示),经仪器的标准平面P1和被检系统P2反射为平面波M1和 M2。M1、M2即为两相干光波,重叠后即产生等厚干涉条纹。 等厚干涉原理 能够产生干涉的光束,叫相干光。相干光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震动方向必须一致,2.频率相等:3.光束必须相遇,且在相遇点处的相位差在整个时间内为一常量。如图三(3)基准面P1,被测面为P2.当平行光束是S-S射到基准面P1上时,其中一部分反射为S′-S′, 另一部分折射为B-F,进入基准面和被测面之间的空气层内,经被测零件的上表面P1反射之后,沿方向S′-S′射出。 两束光在C点处相遇,其光程差为: =(BF+FC)n′-EC.n (1) 式中n′和n——分别表示玻璃和空气的折射率。 由图三(3)可得:BF=FC= (2) 式中 h——空气层的厚度; i和i′——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由△BEC和△BCF可行 EC=BCsin i (3) BC=2h tg i′ (4) 将公式(4)代入(3)后,再和(2)一起代入(1)得: 因为n sin i=n′sin i′,所以 空气的折射率n=1,故 =2 h cos i′ 由于光线在被测零的表面上反射,其位相将发生/2的突变,故光程差应该用下式来表示: (5) 为了讨论方便起见,将公式(5)写成如下的形式: 当式中的m为整数时,m即为干涉级数。由于这时相干光的初始相位差φ=0,所以m即为干涉条纹的条纹数,亦即通常所说的光圈数。 由公式(5)可以看出:光程差的大小仅仅与空气层的厚度和光线的折射角有关。相干光束以相同的倾角射入空气层,由于空气厚度的变化,所呈现的亮暗相间的干涉条纹是对空气层上等厚度点的轨迹,这类干涉就称为等厚干涉。 见图三(2)由于仪器的标准平面P1具有很高的精度,因此可以认为:经P1反射后的波面M1与M0完全相同。 假使被检系统P2没有误差,因此也可以认为:经P2反射后的波面M2与M0完全相同,即与M1完全相同。 如果M1、M2之间存在楔角,则两波面叠加相干时,得到平行的、直线的、等间距的一系列干涉条纹,相邻两条纹的间隔——即条纹宽度B由下决定: B= (以弧线计)…………………(6) 式 B= (以秒计算)………(7) 当B=632.8nm时(He-Ne激光输出波长)时, B=130.528/ (mm) (8) 由(6)(7)(8)式可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rj7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