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膜技术在各种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凡涉及分子级的浓缩和分离的过程,都有膜技术应用的机会。汽车电泳漆的在线纯化采用超滤膜除去杂质;燃料工业用超滤膜技术分离和浓缩中间体。 3、在环境保护和废水的应用膜技术在废水处理(印染、影印、电镀、造纸)得到广泛应用。在许多情况下,不仅处理了废水,保护环境,还能回收有用物质。 4、膜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酱油、醋、果汁澄清和浓缩、乳制品生产、制糖工业、食用菜籽油的纯化都采用了膜技术。 * 5 膜分离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应用现代分离工艺是提高制药工业经济效益或减少投资的重要途径。 膜分离过程通常在常温下操作无相变,能耗低,特别适用于处理制药工业的热敏性物质。因此,制药工业正在越来越多地使用膜分离技术。 如血液制备的分离、抗菌素、维生素、氨基酸生产和干扰素的纯化、蛋白质的分级和纯化、中草药剂的除菌和澄清等。 中药制剂中有大量的鞣质、蛋白质、淀粉等大分子物质,是一种胶体溶液。这些物质既无药效又难以去除。超滤法可使透过液澄清透明,大分子杂质全部去除,有效成分透过膜。 * 发酵液中目的产物浓度低,还含有大量的其他杂质,而目的产物的耐热、耐pH和耐有机溶剂性差,易变性失活。 传统工艺是溶剂萃取或加热浓缩,反复使用有机溶剂和酸碱溶液,耗量大,流程长,废水处理任务重。特别是许多药物热敏性强,使传统工艺受限制。 国际先进的制药生产线,大量采用膜分离技术代替传统的分离、浓缩和纯化工艺。 通常直接采用微滤或一级超滤去除大分子物质(菌丝、蛋白质、病毒、热原),而小分子代谢产物(包括目的产物)、盐和水则透过微滤或超滤膜,然后再进一步进行超滤、纳滤 或反渗透进行纯化和浓缩。 6 发酵液的提取及精制 * 膜生物分离法的应用 水的纯化 固液分离 纯化小分子 浓缩大分子 去热原 膜生物反应器 传统用的方法是沉淀、过滤、加热、冷冻、蒸馏、萃取和结晶等过程,流程长、耗能多、物料损失多、设备庞大、效率低、操作繁琐等缺点,以膜技术取代某种传统技术可以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 1 微生物菌体分离 利用微滤或超滤进行菌体或碎片的过滤分离是膜分离的重要应用,与传统的过滤相比: 滤液澄清,菌体回收率高 易于进行无菌操作 目前适合菌体含量低的液体 膜分离最大问题是污染引起通量下降, 如合理的解决膜污染和清洗问题,其将成为菌体分离的重要手段。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 采用超滤法去除谷氨酸发酵液中的菌体,可以将发酵原液中固含量浓缩10倍,为菌体的再利用创造条件; 而且超滤透过液中谷氨酸含量、pH等理化指标与发酵液相同,但不含菌体,且蛋白含量很低,再利用等电点法提取谷氨酸时,收率可达到90.96%,比传统等电点法高7个百分点。 1 微生物菌体分离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 2 大分子的纯化与浓缩 根据大分子如酶的相对分子质量,选择适当的超滤膜,可进行酶的浓缩和除去小分子物质。 由于超滤膜的孔径有一定的分布范围,用超滤进行蛋白质的分级分离时,蛋白质之间的分子量需相差10倍以上,否则难以分离。 利用超滤法纯化蛋白质,其分子量、浓度、带电性质等与通量有很大关系,必要时须对料液进行预处理,同时减少膜对蛋白的吸附。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 脱乳糖奶粉的生产: 超滤法可截留原料乳中几乎全部的蛋白质, 而允许乳糖(分子量342)和灰分通过。通过透析过滤即不断地在截留液中加水重复过滤, 可最大程度地去除乳糖和灰分,从而制取高蛋白含量的脱乳糖奶粉。 原始状态不会被打乱并遭破坏, 浓缩物可以保持原来的氨基酸含量,酪蛋白与乳清蛋白之比,具有产品的营养价值、经济环保等,优于他传统方法(如利用等电点凝结、酸凝结或其他方法沉淀) 。 生产高蛋白含量(35% ~85%)的脱盐、脱乳糖的乳清粉: 并将其用于生产冰淇淋和酸奶和其他乳制品。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 3 小分子产物的纯化与脱盐 氨基酸、抗生素、有机酸和动物疫苗等发酵产品的相对分子质量在2000以下, 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后,用超滤法使蛋白、多糖等大分子被截留, 然后利用反渗透或纳滤法进行浓缩、脱盐和除去更小的杂质。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 4 除热原 热源(pyrogen)又称细菌内毒素,是细菌新陈代谢和细菌死后分解的产物,主要成分是脂多糖、脂蛋白等,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热源的致热效能很强,人比动物对热源要敏感,在静脉注射药液时,如果将热源带进血液,会对人体造成相当大的危害。 传统的针剂除热源的方法是活性炭吸附和石棉板过滤,前者造成产品损失,后者对劳动者和产品存在问题。 用超滤法可有效的除去热源,如产品分子量1000以下,可用截留分子量1万左右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五章镜度表和焦度计的使用详细分析.ppt
- 第五章均匀平面波在无界媒质中的传播详细分析.ppt
- 第十一章植物的成花生理详细分析.ppt
- 第五章昆虫与环境详细分析.ppt
- 第十一章植物的抗性生理详细分析.ppt
- 第五章力学量随时间的演化与对称性详细分析.ppt
- 第十一章专项火灾调查&第一节放火详细分析.ppt
- 第十一章转录详细分析.ppt
- 第五章--酶的固定化详细分析.ppt
- 第五章酶分子修饰详细分析.ppt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