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兰州新区林业生建设总体规划(简本).doc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州新区林业生建设总体规划(简本)

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项目背景 (2)兰州新区秉承“宽视野、大手笔,高起点、远谋划”的宗旨,坚持规划先行,坚持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先行。 (3)秦王川作为灌区,大力发展农业,其生态环境相对滞后。因此,在新区规划与开发之初,兰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全市着力实施千塘百湖建设工程和百万亩生态林建设工程,在兰州新区全面开展林业生态建设,为兰州新区建设打下良好的生态基础。林业生态建设实质 (2)保障兰州新区区域生态安全。确保区域生态安全是生态建设核心目的之一,是区域生态建设优先考虑的问题。 (3)改善兰州新区城区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为建设宜居城市打下生态基础。兰州新区要建成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区,对新区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提出新的要求。生态建设最终是要服务于人类利益,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求。兰州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必要性 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支持兰州经济社会发展指示精神的需要促进兰州新区可持续发展的维护兰州市及周边地区生态安全的需要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升兰州城市形象,优化投资环境的需要建设优美舒适家园,提高兰州市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第二章 规划区基本情况分析 自然地理概况 兰州新区地理坐标处于北纬36°17′—36°43′,东经103°59′—103°49′之间。规划区主要包括永登县的上川、中川、秦川、树屏四个镇和皋兰县西岔镇和水阜乡49km,东西最宽约23km,规划面积为806km2。 (2)规划区属于第四纪凹陷盆地,海拔在1700—2300米之间。北部为近东西向的石质山地,东部、东南部为黄土山梁,西部为黄土丘陵区,盆地内主要为洪积平原,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土壤母质基本为第四纪风成黄土,土壤种类主要为灰钙土,平台地及梁峁地带主要为黄绵土,腐殖质缺乏,有机质含量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很差。26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800—2200毫米,对地下水可造成补给的有效降水量仅为15毫米。冬季严寒,最大冻土层可达1.2米。春季多风,时常伴有沙尘暴发生。总体上看,规划区水资源缺乏,但目前依靠引大入秦工程输水,水资源总量相对充足。地下水资源贫乏。 (4)规划区自然植被属干旱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类型,植被覆盖稀疏,种类相对贫乏,地表植被主要由旱生和盐生类型的植物所组成。千头柏、油松、樟子松、国槐、沙枣、山杏、核桃、山楂、花椒、社会经济概况 (2)按照《兰州新区总体规划》,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人口达到50万人以上,成为兰州市、甘肃省乃至西部大开发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第6条 土地资源利用根据兰州森林资源二类查数据初步统计,区内林业用地29830.3公顷,占规划总面积的37.0%,耕地31326.7公顷,占38.8%,牧草地2687.2公顷,占3.3%,水域3000.4公顷,占3.7%,未利用地2342.4公顷,占2.9%,建设用地11453.2公顷,占14.2%农、林、牧业用地合计63844.2公顷,占区内总土地面积近80%。经调查,区内基本农田比例不高,仅在新区北部有少量分布,林地主要分布于山地、丘陵区,村镇建设占地过多,标准低下,普遍环境较差。 森林资源现状及评价 截至目前,秦王川灌区内有林地面积达到8555.3公顷,建成了几十个林业生态小康村镇,几百条防护林带和几十片特色经济林基地,森林覆盖率达10.6%。虽然近年来引大秦王川灌区的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总体来看,林地星星点点,集中度不够,带网残缺不全,生态景观差,林业产业形不成规模,林业资源现状与生态新城定位相差甚远。 (2)春季多风,沙尘暴频发。 (3)盐碱化严重,土壤改良任务重。 (4)缺乏自然水系(水体)和森林资源,生物多样性低,生态系统稳定性差,自我修复能力弱。 (5)自然景观单一,与新区定位不符。 (6)生态产业薄弱,未形成完整的生态产业体系。 第9条 生态安全现状 (2)在生态建设中,一方面要对生态安全指数较低的核心区内进行生态规划和生态建设,对生态安全较低的区域加强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直接提高地区的生态安全;另一方面,对生态安全指数相对较高的区域进行生态修复,提高区域植被覆盖度,优化区域景观结构,增加地区的生态稳定性,为兰州新区核心区域提供天然的保障。 第10条 林业生态建设有利条件 (2)水资源相对充足。“引大入秦”工程年引水量4.4亿m3,黄河提灌工程建成后,水资源可几本满足生态建设需求。 (3)基础设施相对完备。田间渠系配套工程、平田整地工程基本就绪。 (4)生态建设具备一定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工程的实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干旱区造林绿化经验,探索出一系列先进适用、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制约因素 (2)土壤盐碱化严重,土壤瘠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in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