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化学知识复提纲1
高考化学知识综合复习纲要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物质的量和量浓度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2)有沉淀生成。(3)(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HSO3-、I-和Fe3+Cr2O72-NO3-MnO4-e2+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
5.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6.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
三、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
四、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五、元素氧化性,还原性变化规律表 比较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六、“10电子”、“18电子”的微粒小结 七、微粒半径的比较 八、化学键与物质结构
九、化学变化中的热效应 十、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常数对于可逆反应aA+bBcC+dD,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是K=。
十一、水溶液
十二、电化学(复习提纲)
※注意:书写电极方程式时要注意:(1)注意电解质溶液的性质。若电解质溶液能与电极反应产物反应,则书写的电极方程式应是一个合反应式。如以Al作负极,氢氧化钠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是:Al+4OH――4e-=[Al(OH)4]-;(2)若原电池反应中负极物质不能与电解质溶液反应,则此时应发生吸氧腐蚀。如Cu|H2SO4溶液|石墨原电池中,正极反应是:O2+4H++4e-=2H2O;(3)水电离的H+或OH-参与反应时,在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中不能写H+或OH-参与反应,而在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中可以直接写H+和OH-得失电子。
Ⅱ、元素及其化合物
1.各种“水”汇集
(一)纯净物:重水D2O;超重水T2O;蒸馏水H2O;双氧水H2O2;水银Hg;水晶SiO2。
(二)混合物:氨水(分子:NH3、H2O、NH3·H2O;离子:NH4+ ̄、H+H2O、HClO;离子:H+Cl ̄、ClO ̄、OH ̄)
苏打水(Na2CO3的溶液) 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 水玻璃(Na2SiO3水溶液)
卤水(MgCl2、NaCl及少量MgSO4) 水泥(2CaO·SiO2、3CaO·SiO2、3CaO·Al2O3)
王水(由浓HNO3和浓盐酸以1∶3的体积比配制成的混合物)
2.各种“气”汇集
(一)无机的:爆鸣气(H2与O2); 水煤气或煤气(CO与H2);碳酸气(CO2)
(二)有机的:天然气(又叫沼气、坑气,主要成分为CH4)
液化石油气(以丙烷、丁烷为主) 裂解气(以CH2=CH2为主) 焦炉气(H2、CH4、CO等)
电石气(CH≡CH,常含有H2S、PH3等)
3.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
氧化作用 化合作用 吸附作用 Cl2、O3、Na2O2、浓HNO3 SO2 活性炭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不可逆 可逆 ※其中能氧化指示剂而使指示剂褪色的主要有Cl2(HClO)和浓HNO3及Na2O2,SO2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
4.能被活性炭吸附的物质
(1)有毒气体(NO2、Cl2、NO等)——去毒;(2)色素——漂白;(3)水中有臭味的物质——净化。
5.能升华的物质 I2、干冰(固态CO2)、红磷。
6.Fe3+FeCl3溶液中加几滴KSCN溶液呈红色;
(2)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
(3)向FeCl3溶液溶液中通入H2S气体,生成淡黄色沉淀;
(4)向FeCl3溶液中加入几滴Na2S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当加入的Na2S溶液过量时,又生成黑色沉淀FeS;
(5)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Fe粉时,溶液变浅绿色;
(6)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Cu粉,溶液变蓝绿色;
(7)将FeCl3溶液滴入淀粉KI溶液中,溶液变蓝色;
(8)向FeCl3溶液中滴入苯酚溶液,溶液变紫色
7.“置换反应”有哪些?
8.条件不同,生成物则不同
(3)4Na+O22Na2O 2Na+O2Na2O2
(4)Ca(OH)2+CO2=CaCO3↓+H2O;Ca(OH)2+2CO2(过量)=Ca(HCO3)2
(8)AlCl3+3NaOH=Al(OH)3↓+3NaCl; AlCl3+4NaOH(过量)=Na[Al(OH)4]
(10)Fe+6HNO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化学二轮复:专题九 微粒之间相互作用力.doc
- 高考化学二轮复:专题二十五 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oc
- 高考化学二轮复:专题十一 分子的结构与性质.doc
- 高考化学二轮复:专题十五 化学反应速率.doc
- 高考化学二轮复:专题十六 化学反应平衡.doc
- 高考化学全套基知识汇总.doc
- 高考化学分类解(二十五)物质的检验.doc
- 高考化学历年高考点 (整理版).doc
- 高考化学分类解-化学实验的设计与评价.doc
- 高考化学反应及量变化.doc
- 《幼儿园游戏化课程设计与幼儿创造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电子元器件制造服务化转型路径与市场前景报告2025.docx
- 2025年短视频平台社会责任履行与行业社会责任评价报告.docx
- 2025年教育科技行业人才需求预测与人才培养规划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新消费市场新零售模式,线上线下融合的O2O策略分析报告.docx
- 海洋物流供应链绿色物流与环保政策分析报告.docx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碳捕获技术应用展望报告.docx
- 2025年体育旅游融合对旅游产业市场拓展的促进作用报告.docx
- 高中历史知识掌握程度预测模型:深度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计算思维培养的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