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第一轮复习理:23第二章章末综合讲练(附答案)
高考第一轮复习物理:23第二章章末综合讲练(附答案).txt男人偷腥时的智商仅次于爱因斯坦。美丽让男人停下,智慧让男人留下。任何东西都不能以健康做交换。
章末综合讲练
●网络体系总览
●综合应用例析
【例1】 (2000年上海,9)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2-1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图2-1
A.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两木块速度相同
B.在时刻t1两木块速度相同
C.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
D.在时刻t4和时刻t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解析:设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t,记录木块位置的直尺最小刻度间隔长度为l,由图可以看出下面木块间隔均为4l,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上面木块相邻的时间间隔内木块的间隔分别为2l、3l、4l、5l、6l、7l,相邻相等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为Δl=l=恒量.所以上面木块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在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t2、t3、t4、t5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
v2==
v3==
v4==
v5==
可见速度v=介于v3、v4之间.选项C正确.
【例2】 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v=120 km/h,假设前方车辆突然停止,后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t=0.50 s.刹车时汽车受到阻力的大小Ff为汽车重力的0.40倍.该高速公路上汽车间的距离s至少应为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解析: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运动的距离:s1=vt.
设刹车时汽车加速度大小为a,汽车的质量为m,有Ff =ma,其中Ff =0.40mg.
自刹车到停止,汽车运动的距离:s2=
所求距离s=s1+s2=155.6 m.
说明:这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好题目,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考生遇到这样的题目,应首先把生活模型改建为物理模型,然后再按物理模型遵循的有关规律进行解题.本题虽然不难,但有几点也是很容易出错的:汽车在司机反应时间内是匀速运动,这一点往往容易忽视;运算中对速度单位的换算应注意,对加速度和位移的计算应细心,否则会因计算失误而丢分.
【例3】 (2000年全国)一辆实验小车可沿水平地面(图中纸面)上的长直轨道匀速向右运动.有一台发出细光束的激光器装在小转台M上,到轨道的距离MN为d=10 m,如图2-2所示.转台匀速转动,使激光束在水平面内扫描,扫描一周的时间为T=60 s.光束转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当光束与MN的夹角为45°时,光束正好射到小车上.如果再经过Δt=2.5 s,光束又射到小车上,则小车的速度为多少?(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2-2
解析:在Δt内,光束转过的角度=×360°=15°
有两种情况,如图2-3所示
图2-3
第一种情况:
L1=dtan45°-dtan30°=4.2 m
v1== m/s=1.7 m/s
第二种情况:
L2=dtan60°-dtan45°=7.3 m
v2== m/s=2.9 m/s.
说明:弄清本题的物理情景是解题的前提:激光束在竖直平面内旋转,当转到某一角度时就开始沿水平面扫描.激光束匀速转动,激光束与水平面的交点沿水平面做变速运动(扫描),小车沿水平面匀速运动,二者不可能同步.理解当光束与MN的夹角为45°时,光束正好射到小车上的情况有两种可能是解题的关键.本题最易发生的错误是弄不清物理情景,误认为只有一种情况.
※【例4】 (2005年上海高三物理复习调研)甲、乙两质点同时开始在彼此平行且靠近的两水平轨道上同方向运动,甲在前,乙在后,相距s,甲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两质点在相遇前的运动,某同学作如下分析:
设两质点相遇前,它们之间的距离为Δs,则Δs=at2+s-v0t,当t=时,两质点间距离Δs有最小值,也就是两质点速度相等时,两质点之间距离最近.
你觉得他的分析是否正确?如认为是正确的,请求出它们的最小距离;如认为是不正确的,请说明理由并作出正确分析.
解析:不正确.
在两质点相遇之前,它们之间的距离Δs也可能不断减小,直至Δs=0(相遇),而不存在先变小后变大的情况,这完全取决于两质点之间的初始距离s与v0、a之间的大小关系.
由s=v0t-at2可解得:t=.可见,若v02=2as,即s=,则t=.当t≤时,甲乙之间的距离Δs始终在减小,直至相遇(最小距离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物理实验复实验3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doc
- 高考物理总复习料一.doc
- 高考物理第一轮习导学208实验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doc
- 高考物理第一轮习教案 3.1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牛顿第三定律 附练习题及答案.doc
- 高考物理第一轮习教案10-电场.doc
- 高考状元地理笔总结.doc
- 高考理科化学模试题10套之1.doc
- 高考理综化学实大题练习.doc
- 高考理科基础化必修Ⅱ总复习资料.doc
- 高考理综化学实题总复习归纳汇总.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