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一课堂第八单元 课时达标训练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一、选择题
1.1946年,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指出: 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其本质意图是( )
A.苏联是个很狂热的国家
B.苏联与美国有很大的矛盾
C.苏联必然会危害美国的利益
D.美国应该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
2.二战结束后的“冷战”局面,有人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负有主要责任,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国家也有一定的责任;也有人认为,责任全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客观地说,二战后美苏由同盟关系到对立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
A.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B.由两极格局的实质决定的
C.美苏争霸的必然结果
D.苏联的壮大影响了美国争霸
3.二战后,欧洲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华约的建立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4.右图描绘了“二战”后初期的西方世界。某班的学生进行了判读,得到了这样一些说法,对漫画的理解错误的是( )
①图中的“医生”是指美国,“病人”是指二战后的西欧 ②此医生开的“药方”其实就是杜鲁门主义 ③病人背上贴着美元,其实就是对欧洲实施经济援助计划 ④“药方”的实质是通过复兴欧洲经济以加强对欧洲国家的控制
A.① B.② C.③ D.④
5.二战后,美苏双方长达近半个世纪对峙的实质是( )
A.文化传统的竞争 B.国家利益的冲突
C.军事力量的较量 D.意识形态的对立
6.二战以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图《对德国的分区占领》产生的主要背景是( )
A.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成立
B.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成立
C.美苏“冷战”局面逐步加剧
D.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
7.朝鲜“三八线”是一条军事分界线,它成为朝鲜分裂的标志。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遭到日本侵略
B.韩国和朝鲜之间战争频繁
C.美苏“冷战”局面产生的影响
D.韩国和朝鲜经济发展差距巨大
8.人们称美苏“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面是四位同学就美苏“冷战”对世界造成的影响的看法,说法最确切的一项是( )
A.使世界长期陷于战争的动荡之中
B.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处于剑拔弩张的紧张状态中
C.维护了世界和平
D.虽然不断地制造局部战争,却避免了世界性大战的发生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非选择题
9.“二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到多极化的演变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7年杜鲁门致美国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的“支援”和“支持”意味着什么?这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马歇尔计划是一项纯粹的经济援助计划吗?为什么?
1.D [本题可用排除法。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凯南认为:“苏联是个很狂热的国家”、“苏联必然会危害美国的利益”,这只是美国单方面的片面之辞,不足为凭,故A、C排除。材料中可以很直接的看出,美苏之间有很大的矛盾,这只是现象上的,并不能体现本质意图,故B排除。]
2.A [二战后美苏反法西斯同盟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美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突出表现在各个方面,导致了美苏同盟关系发展成对立关系。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取决于国家利益。]
3.A [“欧洲两大政治、军事集团”是指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和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前者成立于1949年,后者成立于1955年,故两个集团对峙局面正式形成应该是在1955年。]
4.B [从漫画的内容看,应该其主旨是马歇尔计划,所以②是错误的。]
5.B [“国家利益”是制定对外政策的根本出发点。A项属于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但在此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C、D两项都属于对抗的表面现象,没有涉及实质。]
6.C [A、B是其背景,但不是主要背景,D是德国分裂的表现。]
7.C [注意题干问的是朝鲜分裂的根本原因,A项明显错误,B项战争频繁不符合史实;D项是朝鲜分裂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朝鲜分裂是美苏“冷战”的产物,日本投降以后,美苏军队以北纬38度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朝鲜分裂。]
8.D [学生误选主要是因为对“冷战”的影响掌握不到位。美苏“冷战”加剧了世界形势的紧张;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故答案为D。]
9.(1)意味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历史必修1《教求》知识点整理(新课程人民版)-其它版本.doc
- 历史必修1《单第2课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特色教案】.doc
- 历史必修2第一测试题(含答案).doc
- 历史必修2专题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试题.doc
- 历史必修3选择题复习(一)中国古代思想史.doc
- 历史必修一 专错题精选.doc
- 历史必修一(专、二)复习资料汇编.doc
- 历史必修一189课教案.doc
- 历史必修一单元第二单元.doc
- 历史必修一第二__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题.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