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师一号201考生物一轮课后限时练:第26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课后限时练(二十六)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计时: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1.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感受器和效应器都是由神经末梢直接构成的
B.在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中存在着电信号和化学信号
C.运动性失语症的有关中枢是人类特有的
D.仅靠一个神经细胞不可能完成反射
解析 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兴奋的传导和传递及人脑的高级功能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感受器由感觉神经末梢构成,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中存在着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与大脑皮层言语区有关。
答案 A
2.Ca2+有利于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而Cu2+能抑制Ca2+的作用。若瞬间增大组织液中Cu2+的含量,将引起的效应是( )
A.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
B.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
D.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解析 本题考查兴奋在突触中传递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据题意知,Cu2+具有抑制神经递质释放的作用,从而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C项正确。
答案 C
3.将离体神经标本置于适宜的培养液中,向其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后,对其进行适宜强度的电刺激并测定其膜电位,结果如图。推断该化合物的作用机理是( )
A.抑制细胞呼吸 B.降低K+通透性
C.增大Na+通透性 D.降低Na+通透性
解析 本题考查膜电位的产生机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由图示分析可知,添加化合物后由静息电位转化成动作电位,静息电位产生的机理为K+大量外流所致,降低K+的通透性会阻止K+外流,促使动作电位的形成,故B项正确。
答案 B
4.如图甲是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C引起肌肉收缩,为非条件反射
B.抑制细胞呼吸,则兴奋在甲中的传导受影响
C.③的内容物释放进入E中引起E兴奋或抑制
D.兴奋在F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解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选项A,刺激C引起肌肉收缩并没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突触中的传导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抑制细胞呼吸会影响兴奋的传导;③中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不进入突触后神经元;F为突触小体,其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答案 B
5.如图为某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在Ⅱ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则在a处可检测到电信号
B.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在b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被酶分解
D.在Ⅱ处施加有效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非条件反射
解析 由图中神经节可以判断,Ⅱ位于传出神经上,a位于传入神经上,传出神经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到传入神经,所以刺激Ⅱ处,a处检测不到电信号,故A项错误;图中b处为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电信号,故B项正确;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其发挥作用后立即被酶降解,故C项正确;反射活动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在Ⅱ处施加有效刺激虽然能引起屈肌收缩,但由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故D项正确。
答案 A
6.(2014·石家庄质检)在人体内,酶、激素、受体和神经递质四类物质共同的特征是( )
A.均在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B.均由活细胞产生
C.均是蛋白质
D.均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解析 酶反应前后数量不改变,并不是立即被灭活,A项错误。酶、激素、受体、神经递质中酶是起催化作用,而它们都是由细胞产生的,B项正确。神经递质的本质是乙酰胆碱,并不是蛋白质,C项错误。酶、受体并不是信息分子,D项错误。
答案 B
7.以枪乌贼粗大神经纤维作为实验材料,在神经纤维的特定位置放置电极a和b,在M点给予一次适宜刺激,用记录仪记录a、b电极间电位差,结果如图1所示,则记录仪a、b电极放置位置和刺激位点M位置表示均正确的是( )
解析 本题考查神经冲动和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意在考查考生图文转换能力和推理能力。由图1可知出现了两次动作电位,指针偏转两次后回到零电位,图A和图B中的指针不可能回到零电位,图D中不会出现指针的偏转,故正确选项为C。
答案 C
8.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刺激图中的肌肉,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
B.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
C.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D.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吃货晒美食必备具:WP版美图秀秀.doc
- 各个年份的企业资源师四级考试试题.doc
- 各国不同的防火性纺织品的评价标准.doc
- 各地中考物理集答案解析---作图与实验题(二).doc
- 各煤矿安全生产制度.doc
- 各种发型大集合年轻女孩.doc
- 各种常用算法示大家看了就知道啦,都是常用的,算法研究者必备。.doc
- 各种文档之间的方法及软件下载.doc
- 各种款式马尾扎既简单又好看.doc
- 各种病症服用新国珍松花粉产品的调理配方.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