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后张法预应力混梁板.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后张法预应力混梁板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板 张拉和压浆作业指导书 编号:JZ—TZ—03—2002 编制人:邵俊峰 朱金清 批准人:施 荣 无锡市市政建设工程总公司 二○○二年四月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板 张拉和压浆作业指导书 后张法常用于跨径较大的预应力混凝土梁,这种梁可采用预制吊装,也可在桥墩台上现浇。 一、后张法张拉一般规定 1、施加预应力所用的机具设备及仪表应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并应定期维护和校验。千斤顶和压力表应配套校验,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油表表盘直径不宜小于15cm,油表刻度分格不大于1MPa,读数精确在2%以内。压力表的精度不宜低于1.5级,校验张拉设备用的试验机或测力计精度不得低于±2%。检验进千斤顶活塞的运行方向,应与实际张拉工作状态一致。 张拉设备的校验期限,不宜超过半年或超过200次。如在使用过程中,张拉设备出现反常现象或在千斤顶检修以后,应重新校验。 2、安装张拉设备时,直线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重合;曲线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一末端的切线重合。 3、预应力钢材的张拉方法和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张拉时如需要超张拉或计入锚圈口预应力损失时,可比设计要求提高5%,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张拉控制应力。 △4、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实际预应力值与工程设计规定应力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为±5%。 5、当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校核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如实际伸长值比计算伸长超过±6%,应暂停张拉,在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6、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宜在初应力为张拉控制应力10%—15%左右时开始量测,但必须加上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 7、张拉过程中预应力钢材(钢丝、钢绞线或钢筋)断裂或滑移的数量,对后张法构件,严禁超过结构同一截面预应力钢材总钢丝数的1%,且一束钢丝只允许一根;对先张法构件,严禁超过结构同一截面预应力钢材总钢丝数的1%,且严禁相邻两根断裂或滑移。 先张法构件在浇筑混凝土前发生断裂或滑移的预应力钢材必须予以更换。 8、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不宜大于表(一)规定。 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允许值 表一 锚 具 类 别 内缩量允许值(mm) 支承式锚具(镦头锚、带有螺丝端杆的锚具等) 1 锥 塞 式 锚 具 6 夹 片 式 锚 具 6 每 块 后 加 的 锚 具 垫 板 1 注:(1)内缩量值系指预应力锚固过程中,由于锚具零件之间和锚具与预应力筋之间的相对移动和局部塑性变形造成的回缩量。 (2)当设计对锚具内缩量允许值有专门规定时,可按设计规定确定。 9、预留孔道的尺寸与位置应正确,孔道应平顺,端部的预埋钢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 10、孔道可采用预埋波纹管、钢管抽芯、胶管抽芯等方法成型。钢筋应平直光滑,胶管宜充压力水或其它措施以增强刚度,波纹管应密封良好并有一定的轴向刚度,接头应严密,不得漏浆。 固定各种成孔管道用的钢筋井字架间距:钢管不宜大于1m;波纹管不宜大于0.8m;胶管不宜大于0.5m;曲线孔道宜加密。整个孔道应顺畅圆顺,不得有折角。 灌浆孔间距:预埋波纹管不宜大于30m;抽芯成型孔道不宜大于12m;曲线孔道的曲线波峰部位,宜设置泌水管、排气管。 11、当铺设已穿有预应力筋的波纹管或其它金属管道时,严禁电火花损伤管道内的钢丝或钢绞线。 12、孔道成形后,应立即用通孔器或压气、压水等方法逐孔检查,发现堵塞,应时疏通。 13、预应力筋张拉时,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 14、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可采用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 二、钢绞线的下料、编束及穿束 1、钢绞线如采用低松驰钢绞线,应不再预拉。 2、钢绞线存放: (1)应存放在干燥、清洁之处。 (2)露天存放应架空并由油布(或油毡)遮盖。 (3)存放的要求包括已下料的钢绞线。 3、下料 (1)下料可用切割机或氧割,但严禁用电焊弧切割。 (2)下料应用钢尺丈量,下料长度为孔道长度+2×施工作业长度80cm。 4、编束 (1)编束时,应用梳板理顺,用22#—24#铁丝,每隔1.5—2.0m绑扎一道(两端加密),绑扎铁丝宽度1—2cm。 (2)钢绞线束的穿入端的端头应做成锥形,并用氧焊熔成整体,控制其直径。 (3)运输时各支点距离3m,端部1.5m,要注意不出现死弯,最小弯曲半径不得小于1米。 (4)已编成束的钢绞线应挂牌编号,标明长度,存放时应确保顺直,不要沾染泥等杂物。 5、穿束 (1)穿束前应核对孔道与钢绞线束的编号。 (2)较短束用人力穿束,较长束用卷扬机进行穿束。穿

文档评论(0)

owy2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