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市西城区(区)2012-2013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南区)2012-2013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32个小题(共48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三道大题(共52分)。
2.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
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意的。
1.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A. 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B. 实行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C. 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D. 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2. 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代表的利益集团是
A. 没落贵族 B. 立功将士 C. 新兴地主 D. 富裕农民
3. “商君虽死,秦法不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 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C. 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
D. 变法顺应了当时时代发展的要求
4.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 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 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 防止北方柔然族的骚扰
D. 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5. 孝文帝改革的各项内容中减轻农民负担,促使从事农业生产人口增多的一项措施是
A. 推行均田制 B. 制定官吏俸禄制
C. 推行租调制 D. 设立三长制
6. 下列举措中明显体现王安石变法“因天下之利以生天下之财”和“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指导思想的农业措施有
①青苗法②免役法③方田均税法④保甲法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7. “决定一切宗教的辩论,审查一切会议的教令、古代作者的意见、世人的教训和私人
的灵感,并下最后断言的至上裁判者,除在《圣经》中说话的圣灵以外,别无其他。”这
说明西欧宗教改革者认为人们唯一的神圣权威是
A. 上帝 B. 教会 C. 《圣经》 D. 教皇
8. 穆罕默德·阿里消除马木路克和长老阶层对政权的威胁,巩固统治基础的最有力的一项改革是
A. 政治改革 B. 军事改革 C. 土地改革 D. 工商业改革
9. 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
A. 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
B. 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C. 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D. 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0. “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 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 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 推行“置产兴业”政策
D. 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11. 恩格斯在论述克里木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A. 军备落后 B. 制度腐朽 C. 经济凋敝 D. 吏治腐败
12.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意图是
A. 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 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C. 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D. 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13.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A. 依靠儒家思想托古改制
B. 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C. 从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受到启发
D. 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14. 王安石整顿太学和维新派兴办学堂相比,其相同目的是
A. 维护封建统治 B. 改革科举制度
C. 为变法,育人才 D. 繁荣文化艺术
15. 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A. 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