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们的合并打造律服务业的新平台和新品牌 金诚同达律师
我们的合并——打造法律服务业的新平台和新品牌
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 贺宝银
2004年4月1日,北京市金诚律师事务所和北京市同达律师事务所合并,北京市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成立。金诚同达的昨天,记载着中国律师业成长的历史,金诚同达的未来,亦是对中国律师业发展道路的探索和思考。金诚同达的合并,在思路上、在具体操作技术层面上、在经验上或许可以给律师同行某些启示。
以下从四个方面,向各位同仁介绍金诚同达的合并过程。
合并的动机
我们为什么要合并,即合并的动机,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因素。
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的背景
我国律师业自1993年真正开始创立合伙制以来,通过13年的发展,与国内其它服务
行业相比,市场化程度已经比较高了,逐渐走出初期发展阶段,走向成熟。在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公司国际化、项目大型化、案件复杂化,越来越多的法律业务,需要团队来进行合作,单打独斗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市场需求出现的变化;同时,法律已经浩如烟海,判例也是汗牛充栋,法律的专业化和业务的精细化要求必须由专业人士提供专业服务;加上近年来我国法律服务市场的逐步开放,大批国外律师事务所抢滩登陆,其出色的品牌和服务形成了对本土律师事务所的冲击,这样就对国内律师组织的服务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客户对于律师业本身的需求变化和国际化所带来的冲击,需要律师事务所必须达到一定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的水准,才能迎接这样的挑战,才能给客户提供全面、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才能在未来的法律服务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合并,这一国际律师事务所在竞争中求发展、上台阶、实现规模扩大和业绩提升的捷径,开始进入国内律师界的视野。
(二)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当律师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当律师事务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作为一个法律人,我们应该思考:律师是否仅仅只是一个挣钱的主体?律师法赋予我们的使命是什么?律师职业定位和社会定位是什么?我们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我们是否要考虑建设一个新的平台,更好地为社会、国家服务,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在国内律师业发展以及国际化融合的过程当中,中国律师有一种光荣和梦想,即中国律师业应该锐意进取,更有作为。金诚同达的创始合伙人都是经历了文革浩劫、恢复高考以后的法律名校毕业生,这批人是怀着对法律、秩序、正义、公正、公平非常尊崇的理想,怀着一种律师应为推动国家法治进程做出贡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走上律师之路的。我们意识到,当前中国律师业的发展已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期,要有雄心由小做大,将国外所几百年来的管理经验引进到国内本土化的律所中来,实现人才队伍、管理水平、竞争能力、品牌实力的再上台阶,实现规模化后,做大做强,为同样正在国际化的中国企业,包括政府部门,提供一种全方位、更加专业的法律服务,在中国的法治进程中贡献更多的力量,更好地履行律师的一种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这个愿望对于促进我们合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对而言,律师事务所的规模化也能使我们更接近于这一愿望的实现。
(三)内在需求
无论国际国内,律师事务所总体来讲有两个大的发展方向:一是追求建设综合性的、规模化的律师事务所;二是追求专业化优势,在某一专业上做专,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专业化很好,人均创收率、人均利润率较高。前者是我们基本认同的发展方向,即发展成一定规模下的专业分工协作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这一发展模式要求专业要比较强,强调专业化;规模还要大,能够涵盖较多的专业服务领域。我们认为,这个路子对于未来法律服务市场的开拓是有利的。综合性事务所的品牌效应很重要,而品牌效往往跟规模是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一个综合性事务所,专业配备相对齐全也是发展中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吸收业务精,创收能力强的合伙人加盟我们的律师事务所,才能发展壮大。所以,规模、品牌、专业分工等等都是影响合并的关键因素。从发展的眼光看,靠个体努力,金诚和同达如果不考虑合并,仍然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可能比较稳定,但发展速度会比较慢。为了做大做强自己,双方都没有拘泥于一个固定模式,而是选择通过吸收组合,形成新的、更大的平台,做更好的品牌。
合并的可行性
我们为什么能够合并?即合并的可行性,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因素。
(一) 动机、目标、价值追求一致
合并双方在动机、目标、价值追求等核心价值的认识和追求方面是趋同的。包括双方对事务所现状及存在问题认识的一致,对事务所发展定位的一致,对事务所营销、管理理念的一致。即所谓志同道合,这是合并的前提。
(二) 制度趋同
制度趋同是合并的基础,这是我们感同身受的。事务所刚刚起步的时候,人少规模小的时候,制度往往不建全或执行不严格,遇到任何事都采取开会的形式,大家坐在一起商量,讨论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大,就要形成一套成熟的制度,以“法治”替代“人治”,这就类似一个企业,它的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