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医护理诊断程序详细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中医护理诊断程序 学习目标: 1.掌握望、闻、问、切四诊的方法。 2.熟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 3.了解“四诊”在临床上的应用。 实证:八纲之一,由邪气过盛所表现的证候。如面赤、气粗、脉实大有力等。 虚证:指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如面色不华、精神疲惫、气短音低、脉虚细无力等。 表证:皮毛肌腠在外,属表,把外犯肌表者,病位浅者,称为表证。 里证:血脉,骨髓,脏腑在内,属里,把病在脏腑 ,病位深者,称为里证。 寒证:因感受寒邪,或内伤久病,阳气亏虚,或过服生冷,阴寒内盛而引起的,并以寒冷为临床特点的一类病证。 热证:热邪侵袭,或阳气亢盛,以身热烦躁,面目红赤,唇红而干,咽燥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等为常见症的热性证候。 阴证: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的证候。如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气短少言。 阳证:阳气亢奋,邪热炽盛所表现的证候,如身热面赤、精神烦躁、口渴喜冷饮等。 亡阳证:指阳气突然衰竭而出现的一系列阳气欲脱临床表现的概称,以大汗淋漓,汗出如珠,畏寒蜷卧,四肢厥冷,精神萎靡,呼吸微弱,脉微细欲绝,或浮数而空为主要临床表现。 亡阴证:阴液大量耗损,阴精欲竭,以身热面赤,汗出如油,烦躁不宁,口渴饮冷,目眶内陷,甚则昏迷谵语,舌干无津,脉细疾数等为常见症的危重证候。 亡阳证较亡阴证更为危重。 一、望 诊 ※ 望诊的内容包括: 望全身:神、色、形、态 望局部:头面、颈项、五官、皮肤、 小儿络脉 望排出物:痰涎涕唾、呕吐物、二便 望舌:舌质、舌苔 (一)望 神 ※ 1、神的概念 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狭义——人的精神思维活动。 3、神的表现 (二)望面色 1、常色与病色 (1)常色——正常生理情况下的面部颜色与光泽。 正常面色:黄里透红,光明润泽。 常色有主色与客色之分: 主色——面色肤色终生不变者。 客色——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变,人的面色与 肤色也会相应改变。 (2)五色主病 青色 气血不通,淤阻 黄色 (三)望形态 1、望形体 形体的变化及意义: 皮肤润泽,胸廓宽厚,肌肉充实,骨骼坚实,筋强力壮——强壮 皮肤枯槁,胸廓狭窄,肌肉瘦削,筋弱无力,骨骼脆弱——衰弱 强——实证、热证 弱——虚证、寒证 胖——形盛气虚(阳虚阴盛),胖人多痰 — 易患中风、眩晕 瘦——形瘦阴虚,瘦人多火(阴虚火旺) — 易患劳嗽 2、望姿态 (1)动静: 动、强、仰、伸——阳、热、实证 静、弱、俯、屈——阴、寒、虚证 (2)异常动态: 痫病 — 卒然昏倒,四肢抽搐,口中如作猪羊叫声 中风 — 卒然昏倒,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肝风内动 — 四肢抽搐,角弓反张,颈项强直,双 目上视 痿证 — 肢体筋脉驰缓,肌肉痿软无力 痹证 — 关节红肿疼痛,活动障碍者 (四)望头颈五官 1、望头颈 (1)头形 :过大——脑积水 过小——小脑儿、囟门早闭 (2)囟门的变化 囟填(囟门高突)——实热证(温病火邪上攻) (小儿哭泣时,囟门暂时突起为正常) 囟陷(囟门凹陷)——虚证(气血精亏、吐泻 伤津) 解颅(囟门迟闭)——先天不足,肾气亏虚 (3)头摇 ——肝风上扰,或气血亏虚 (4)望头发 正常:发黑浓密润泽 2、望五官 2)目的形态色泽改变及其意义 注意眼神、外形、颜色和动态等变化 眼胞浮肿——水肿病 眼窝凹陷——伤津 瞳仁缩小——虚火上扰、肝胆火炽,有机磷中毒 瞳仁散大——精气将竭 (2)、望耳 耳的色泽形态级分泌物改变及其意义 耳实证(如红肿、流脓)—— 肝胆湿热熏蒸 耳虚证(如干枯、瘦薄)—— 肾气亏虚 耳轮甲错 (耳有瘀斑)—— 瘀血 (3)、望鼻 鼻的形态色泽及分泌物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色青 —— 腹痛 红肿 —— 胃热、血热 酒齄鼻 —— 肺胃湿热 鼻渊(鼻流浊涕) —— 久流浊涕腥臭(风 热、肝胆湿热) 鼻塞,流清鼻涕——外感风寒 (4)望口、唇 口与唇的形态色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唇色淡白——血虚证、失血证 口唇樱桃红 —— 煤气中毒 口唇深红——实热证 唇色青紫——瘀血证 口唇糜烂 —— 心脾积热 小儿口腔、唇上不满白斑 —— 鹅口疮(外感) 口僻(口角向一侧?斜)—— 中风、风中经络 撮口(口唇紧缩) —— 脐风(新生儿破伤风,由脐部感染) 口噤 (牙关紧急,口不能张开)—— 内有积热,外中风邪,痰凝气滞,瘀阻经络所致 (5)望齿、龈 齿与龈的形态色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牙齿松动稀疏——肾虚、虚火上炎 睡中磨牙——胃热、虫积、积食 齿龈红肿疼痛、出血——胃火上炎 齿龈出血——脾不统血 (6)望咽喉 实证(咽深红、肿痛)—— 肺胃热盛 虚证(咽嫩红、少痛)—— 肾阴虚 ,虚火上炎 乳蛾(喉核红肿痛,溃疡有黄白色脓点)——肺胃热毒 壅盛 白喉 —— 外感疫邪 五 望

文档评论(0)

119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