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吴江林学术报告之:学科建设与基于策划的校本教研(2014版)
教研组建设及教研活动问题种种…… —教研活动离学术远离行政近,离研究远离任务近,离系统远离零散近,离合作远离单干近,失去了教师专业发展载体的功能。 —教研活动大多数时候是“一次性消费”,但教师专业发展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跟踪式研究才能解决。 —教研活动形式单一,不过就是听课和评课,除此之外很难有什么称得上研究的活动。即便是听课和评课,也有许多是走过场,去专业化现象严重。 —教研组建设,不仅是教研组的事,更需要学校的支持与指导,然而学校的力量在哪里呢? —适合做教研组长的人在哪里?面对这个群体,很多时候没有办法,你不满意?换个人也未必比他(她)好,将就着吧。 教研组长的烦恼…… —我并不想做教研组长,学校要我做,我也只好勉为其难。 —教研组长没有多少自主权,教师安排、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研活动……,学校都有规定,只能按规定做。 —教研组长不难做,也就是开学初交一份计划,学期结束时交一份总结,平时上传下达。 —我自己也忙不过来了,哪还有精力管组里的事。再说老师的发展主要是靠自己,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大家都忙着备课、上课、批作业、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实在是没时间搞教研活动。 —我也想做点事,可怎么做,学校没有指导,自己做吧,就那么几项活动,搞完了大家也没觉得有多少用。 —没意思,做了那么多,大家不理解,还冷言冷语。 做人做事的三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感谢各位耐心听讲!不当之处敬请指教!祝愿各位事业有成! 吴江林 杭州市塘栖中学 浙江省高中生物学科基地负责人 教育部高中校本教研专家组成员 吴江林学术报告系列之:教研(一) 学科建设与基于策划的校本教研 教研组是什么? 教研组是教师专业生活最重要的专业组织,是学科发展的平台,是学科教师研究学习、探讨教学、促进发展的载体,教研组的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保障。 是国家课程实施最基层的组织者; 是教研组建设的规划者与执行者;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策划者与引领者。 教研组长是什么? 教研组长是一个学科的课程领导! 报告内容 教研组建设的行动纲领 教研组建设的行动策略 教研组发展的行动纲领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研组? 我们现在有怎样的教研组? 我们怎样才能有那样的教研组? 作为教研组长,必需思考三个问题: 作为学校,必需思考三个问题: 如何指导教研组思考上述三个问题? 如何指导教研组将这些思考转化为全体共识? 如何引导教研组将共识转化为行为准则? 教研组发展的行动纲领 拟定框架 组长培训 组内研讨 专家论证 学科自主 学校指导 学校意图 与要求 修改完善 【制订教研组行动纲领】 贯彻意图形成共识 反复研讨达成共识 学科专家 学科代表 学校行政 形成制度规范发展 教研组发展规划的落实框架图 基础 教研组行动 教研组特色 教师自主发展 规划-行动 发展 教研组规划 研讨-论证-完善 计划- 总结- 展示 教研:课堂观察 教学:OAE学案 通过研讨,使教研组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成为分析现状、明确目标、寻找对策、形成共识、凝聚合力的过程。 让教研组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学科发展都能做到有章可循,进退有据,发展有序。 通过计划落实规划,通过总结对照规划的落实情况,引领全体教师思考教研组发展,使我们清楚了问题,知道了前进了方向。 使教师能在分析自身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教研组的发展规划,制定切合自身的发展规划。 教研组建设的行动纲领 教研常规 学期计划 活动申报 校网公示 两级督查 公示通报 教研组建设的行动策略·常规 年度考核 教学常规 备课常规 (目标-评价-活动) 听课常规 (问题-解决-建议) 作业常规 (校本-讲评-限时) 上课常规 ( 自主-生成-达成) 保障 基础 教研组建设的行动策略·常规 教学常规是正常教学秩序的保障,也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但一个学科的发展只依靠教学常规是不行的,还需要有高质量的专业研修,它是学科不断前进的基石。 高质量的研修需要研修者的高效参与,这就要求研修策划者认真倾听研修参与者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 自我 反思 同伴 合作 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教师专业生活中产生的问题 专家引领 教师专业素养得以不断提升 哪些问题适合 通过同伴合作 的方式解决? 合作形式、策 略、内容等对 问题解决将产 生重大影响 教研组建设的行动策略·研修 教研组建设的行动策略·研修 梳理出教师专业生活中产生的一些共性的、关键的、能以伙伴共生方式解决的问题,并展开的有准备的专业研修活动,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