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台湾休闲农场经现况与面临问题之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休闲农场经现况与面临问题之探讨

台灣休閒農場經營現況與面臨問題之探討 吳存和 老師  壹、前言                    近年來由於經濟快速成長,國民所得提高,以及實施隔週休二日,使休閒人口大幅增加,加上農業經營為因應國際自由化趨勢必須有所調整;如何將農業與休憩活動互相結合,發揮農業生產、農村生活及生態保育之服務功能(李榮雲,1996),以提高農業經營所得,提昇國民休閒旅遊品質,著實是未來本省農業發展之重要課題。 根據行政院經建會的推估,台灣地區從事觀光旅遊活動總人數將由民國七十年之一億三千多萬人次,增加到民國九十年約六億人次,年成長率平均為17.4%(顏淑玲,1992)。另據鄭蕙燕(1995)研究推估發現休閒農場之遊憩經濟效益每人每年445.66元(或每人每次329元) ,而全國之休閒農場遊憩經濟總效益在民國85年約15億元。由此可知,未來台灣參與休閒遊憩之人口將大幅增加,繼續推動發展休閒農業應是正確的方向。    綜觀過去台灣休閒農業之發展,因輔導政策偏向硬體建設及經費補助,未考慮休閒農場之資源特性及市場定位,而與一般遊樂區難以區隔(鄭健雄等,1996),休閒農業設施之內容在相關法規未能具體規定(徐明章,1995),政府在政策上無明確的發展方向(鄭蕙燕等,1995),導致目前休閒農業之發展面臨瓶頸。原先「發展休閒農業計畫」所輔導之三十一處休閒農業據點,僅有桃園縣新屋鄉九斗合作農場(目前已經停業)及苗栗縣通霄鎮中部酪農村等兩處奉准正式成立;現仍有營業的只有十二家,低於40%。因此,想要開拓休閒農業未來的發展以永續經營,不得不探討過去發展過程中到底存在有哪些困難與問題?有無克服的能力與解決的辦法?並參考國外發展休閒農業較具成效之國家的成功經營經驗與做法(鄭蕙燕等,1995),思考未來台灣休閒農業可行的發展型態,使休閒農業在現有基礎上繼續向前邁進。    國內休閒農業在短短二十年間,數量可說蓬勃發展,但仍處於萌芽階段(鄭蕙燕等,1995),且國內雖有多位學者、專家均投注心力探討休閒農業經營與發展的相關議題;包括針對個案農場的經營問題探討研究與整體休閒農業的觀點作綜合性論述;前者如方威尊(1997:88-92)以香格里拉及中部酪農村二個休閒農場從「核心資源」觀點探討;鄭健雄(1998a)則選擇香格里拉、中部酪農村及東勢林場從「企業化經營策略」加以研究分析;段兆麟(1997)對頭城休閒農場進行經營診斷分析;後者如鄭蕙燕(1995)從戶外遊憩的觀點探討休閒農場的經濟效益;鄭健雄(1998b)由服務業觀點討論休閒農業的行銷概念;李謀監、周淑月(1993)由消費行為加以探討;但因台灣發展休閒農業之過程與環境均與國外不同,而且每一休閒農場的外在及內在經營條件亦不同,引發的問題廣泛而複雜。   因此,本文擬從個別經營者之觀點,探討休閒農場經營相關重點如下: 1、探討台灣休閒農場之發展歷程、經營現況。 2、探討台灣休閒農場經營上面臨的問題。 3、探討國外休閒農場經營理念與啟示。 4、提出改進台灣休閒農場經營未來可行的途徑,以供經營發展之參考。 貳、休閒農場的意義、範圍、型態與經營現況 休閒農業的意義與範圍 (一)休閒的意義:    從個人的觀點而言,「休閒」是一種社會現象,因不同的社會文化與背景而異;中國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玩物喪志」的古訓;說明古代中國人的休閒行為可能侷限在節慶或年終,工作仍是生活重心。而希臘人的工作是由奴隸負責,他們主要的活動是進行音樂、思考及哲學等,休閒比工作重要(鄭政宗,1998)。    從字源上而言,休閒的英文為Leisure;是源於拉丁文Licere,意思是「被允許」(to be permitted)與「自由」(liberty)的時間(Torkildsen,1992:25)。法文的Loisir,意指「自由時間」(free time);因此,休閒就是「行動的自由」。社會科學百科全書指出「休閒」係源於希臘字的Schole ,和英文的School、Scholar等字相通,含有「學習活動」之意(Torkildsen,1992:17;馮祥勇,1992)。而Henry, Jan(1999)也指出工作之外,剩餘的時間就是休閒。    從以上對休閒的陳述,雖然學者們的定義不一,不過仍強調其正向功能;認為休閒可使人們擺脫工作的疲乏、單調,而回歸到人的生物本性上;或者透過娛樂,開拓一個真實或幻想的世界,逃避工作上的壓力。因此,本文認為休閒是一種態度或自由的感覺、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扣除工作、家庭負擔所剩下非義務或可自由支配的片段時間。 (二)休閒農場的意義與範圍:    「休閒農業」(leisure farming)之名詞在台灣最早出現於民國七十八年台

文档评论(0)

woai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