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台湾地区综合天灾害保险规划之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地区综合天灾害保险规划之研究

台灣地區綜合天然災害保險規劃之研究 前言 台灣地處亞熱帶、大陸板塊交界處,颱風、洪水、地震等天然災害發生次數頻繁,加上經濟之發展,人口密度的增加,資產的快速集中與累積,使各種天然災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大幅提高,由於89年之921大地震造成的巨大損失,,其中的重點為短期以共保機制擴大保險公司的承受能力,長期上則由政府設立基金與發行債券,使政府與國際資本市場成為地震險的終極承受,,能造成社會重大損失的並不僅有地震而已,從統計面來看,颱風洪水造成的損失頻率已有規律性。台灣每年平均發生4.26次颱風,每年因為颱風造成的洪水平均有3.39次,換言之,有80%的洪水是由颱風造成,,台灣是天(地震、颱風、)頻的地區,政府所規劃的應是全面的災保險體系。因此考慮大地震之外的其他可能發生的巨災,如颱風,、,。這些例子提醒我們對各種災都要有風險意識,而不能只有頭痛醫頭的規劃而已,,,,,,,,(spatial spread)及危險的分散(hazard spread)將不同之巨災作為一個保險組合來分散風險,以求保險經營之穩健度,其主要之理由可分析如下: 一、運用險種分散以減少損失波動,擴大保險經營基礎 藉由險種間的分散,增加危險單位及保費數量,以擴大保險之經營基礎,從而減少損失波動之幅度,如紐西蘭之地震委員會(EQC)保單於1993年後,增加地殼滑動、暴風雨、洪水等危險事故,西班牙1954年安全補償聯盟所承保之異常災害保險之危險事故亦包含天然災害(地震、海嘯、異常之洪水、火山爆發、非典型之颶風、隕星墜落)及政治或社會事件,其目的亦著眼於此。 二、增加保費估算之可性度 經由損失之期望值增大,但損失之變異數減小,增加保費估算之可信度。 三、避免破碎系統以降低成本 將所有可能面臨的天然巨災損失都協調在同一個保單中,可以避免不同保單或不同承保事故所造成各種天然災害保險制度上,不同保單或事故各自獨立,而產生破碎的系統缺乏整合統籌性管理之優勢而導致高成本、低效率的制度上之缺點。 四、減少危險逆選擇之可能性 由於高風險的被保險人與低風險的被保險人均在市場上可買到的性質相同的保險時,危險逆選擇所引發的相關問題將會消失(當然不同風險的被保險人保費之對價相對地將會有所不同)。 五、降低損失分割之問題 整合的保險事故可以有效地解決損失分割的問題以避免理賠上之紛爭(損失是颱風造成的、洪水造成或是土石流所造成的損失)。 六、提升保險經營效率 整合之事故將有助於保險效率與營運管理之提升,將所有的天然災害風險整合在一個系統內將會使大部份的保戶都擁有火災、颱風、洪水、地震、土石流等保障且整合至一個保險規劃內,不論被保險人是否有無抵押借款的財產均能獲得保障,金融機構在核定各種保險時也不須對要保人進行苛刻的要求(抵押、借款、監控、取消等作業)因此可以改善保險經營管理之績效。 七、對保戶提供較完整的保障並可增進制度推動 保障完整,不同風險之被保險人可互相分擔風險易產生相互補貼效果,增加保險公司之營運穩定,使保險制度較易推行。 八、增加保險精算公平性 增加精算公平的可能性,減低政府為求社會公平的額外財政負擔。 基於上述之分析及實務上保險經營與運作的思考,要建立台灣天然災害保險規劃必須優先考量綜合性的天然災害承保事故之構想,以充分發揮保險經營之基本原則,如此的保險規劃將可完整地解決台灣天然災害保險所呈現之問題,而不會陷入頭痛醫頭的規劃盲點,並且可以借鏡美國的實際經驗,避免天然災害保險制度各自獨力缺乏整合的零亂及破碎系統所產生資源重覆與低效率的缺點。 參、綜合天然災害保險規劃之構面分析 天然災害在損失上一個重要的特色就是損失的波動幅度特別巨大,損失頻率也不確定,由於損失巨大加上地區的集中性,使得保險人無法自力承擔巨大的危險。一般而言,欲克服損失波動的主要方法為地區分散(Geographically Spread)、險種間的分散(Diversification)、時間(Timing) 、危險的水平化(Leveling)以及再保險等措施,因此在規劃完整之天然災害保險時,上述之重要觀念將為思考的因素,同時一些先進國家的天然災害保險運作模式可提供參考,且關於天然災害保險制度規劃,學者( Anderson,2000) 認為應把規劃的重點放在基本保險機制返回的需要,政府部門將需要堅持這些基本保險原則,其認為一個完整的天然巨災保險系統需要包含下列各項基本的要素: ◆除了戰爭以外的全部巨災保險標準化 ◆必須要有地域性的分別 ◆聯邦政府有限制的補助 ◆將保險範圍包括住宅與小企業 ◆土地使用之控制及損失的預防 ◆分擔的誘因 ◆將國家援助私人財產的計劃排除 ◆當人民有巨災保險的需求時,市場上必須購買的到 ◆聯邦政府再保險之提供 ◆巨災準備金的建立 ◆適當保險金額的限制 ◆”強制性”(保險人不可將某些風險排除)

文档评论(0)

woai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