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者密码:灾发生时的求生指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幸存者密码:灾发生时的求生指南

幸存者密码:灾难发生时的求生指南 2009-07-02 08:07:51 来源: 网易探索(广州) 跟贴 5 条 手机看新闻 机如风筝断线般急剧坠落;小山一样的巨浪汹涌地扑向岸边;无情的烈焰吞噬着房屋……这些噩梦实实在在地落在了某些人身上,可有些人却死里逃生。他们的求生密码是什么? 7月1日,法国官员看望也门空难中幸存女童 7月1日,也航空难中幸存女童在医院接受治疗  飞机如风筝断线般急剧坠落;小山一样的巨浪汹涌地扑向岸边;无情的烈焰吞噬着房屋……这些噩梦实实在在地落在了某些人身上,可他们却死里逃生,顽强地活了下来。大难不死并非偶然,正确的“求生反应”值得所有人学习。 在高楼林立的纽约,人们对超低空飞行已经有了心理阴影。2009年1月15日,当哈德逊河两岸大楼内的人们看见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从窗前呼啸而过,他们差点以为“9·11”事件又要重演。幸运的是,这次发生在他们眼皮子底下的是一个奇迹。由于撞上了大雁,这架A320的两个发动机在半空双双熄火。57岁的机长萨伦伯格(Chesley B. Sullenberger)曾是战斗机飞行员。他很快意识到,没有发动机,飞机绝对撑不到最近的机场。要避免在城市中心坠毁,在哈德逊河上迫降是唯一生路。他决定孤注一掷。 成功迫降需要技巧、冷静与运气。而这三点,萨伦伯格都占全了。飞机滑翔着缓缓下降,以完美的水平状态触水,在激起一片巨大的水花后驯服地浮在了河面上。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攀上机翼,救生船只随后也很快蜂拥而至。此次事故不但无人伤亡,还造就了一名美国英雄。 故事的结局是美好的,不过这却是个例外。在1549号航班上,当萨伦伯格机长独力回天之时,其余154人只需一边等待,一边祈祷就可以了。然而,在地震、火灾或坠机等大部分灾难中,生还的机会很少会这样从天而降。 不到1小时,船就沉了 保尔·巴内(Paul Barney)就曾双手劈开生死路。1994年9月27日至28日的夜间,他正在“爱沙尼亚”号客轮上,这是一艘横渡波罗的海连接挪威与爱沙尼亚的渡轮。那晚狂风大作,但若不是船员疏忽,忘记将车辆所在的车舱舱门吊起,想要安全渡过这片海域绝对没有问题。凌晨1时,正在酒吧长凳上睡袋里做着美梦的保尔被一声巨响惊醒。他并不知道位于船尾的车舱舱门已在巨浪的攻击下折断,海水已经汹涌灌入内甲板。但是他发现酒吧里的桌椅开始滑动,地板也开始倾斜。酒瓶的破碎声把他彻底唤醒。保尔回忆道:“我自忖这下或许要完蛋了。但当时我非常冷静,思路清晰。” 保尔以为人们会像电影里那样惊慌失措、乱作一团,或是尖叫着四处逃跑,或是为争夺救生艇上的一个位子而拳脚相加。然而事实上,他所遇见的大部分乘客一动不动,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保尔说:“他们愣在那里,也许在等待别人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办。”但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船员们却陷入了静默。 保尔决定自己行动。他从包里找出御寒的衣服,脱掉鞋子以免落水时增加重量,然后开始寻找出口。船体在这个时候已经侧翻了过来,酒吧外部休闲区域的天花板成了垂直的墙壁。在错综复杂管道中,保尔发现了一把梯子,于是利用它一直爬到船体外。他回忆说:“穿着袜子走在船体上真是太滑稽了!就像在巨大的冲浪板上一样!”此时在船体另一侧,一组乘客刚刚打开一艘充气救生艇。他连忙冒着猛烈的风浪向他们走去,一路上小心翼翼地避开脚下开启着的舷窗。还好,他赶上了他们,搭上救生艇离开了渡轮。半小时后,汹涌的海浪就将“爱沙尼亚”号吞没了。船上989人,生还者仅137人。 面对灾难,保尔没有像其他乘客那样手足无措,而是马上采取了行动。这倒不是因为他生来就与众不同,具备“幸存者”的特殊素质。心理学家约翰·里奇(John Leach)博士在采访了包括保尔在内的几百名幸存者后指出:“经过多年的研究我终于发现,所谓的‘幸存者性格’根本不存在。”这位英国皇家空军的生存教练同时也是第一批关注人类在海难等危险状况下大脑反应的人之一。“事实上,人们在灾难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主要取决于他们过去的经验。如果他们经历过相同或类似的事,记忆会立即启动,告知他们该如何应对。” 习惯于危险状况 难道保尔在“爱沙尼亚”号事件之前曾经经历过海难吗? “其实并没有。但是他平时经常登山,在高山地区远足。对他来说,早已习惯了在岩壁上攀爬,也习惯了低温。正是这些经验让他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从而逃出了‘爱沙尼亚’号。”约翰·里奇也有过一次逃脱死神的经历。1987年11月18日晚,他在伦敦最大的地铁站King Cross换乘地铁,竟然走进了一条黑烟滚滚的通道。在半清醒的状态下,他侥幸找到了出口,回到了地面。在那儿,他看见了一派恐怖景象:车站的玻璃穹顶在烈焰中整个塌陷下来。那天晚上的火灾造成31人死亡,而起因仅仅是一根扔在木质旧楼梯上的火柴。 逃出地狱的约翰被人们在灾难中的异常行为深深地震撼了。他回忆道:

文档评论(0)

lwv0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