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例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救治与护理.docVIP

3例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救治与护理.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例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救治与护理.doc

3例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救治与护理   摘要:总结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LVKDB)患儿。回顾性分析3例(LVKDB)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均为3个月以下患儿,经治疗1例好转,死亡2例。关键词: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救治;护理   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合并颅内出血在我国儿科临床中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疾病最高的疾病谱之一。据资料统计,我国出生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的发病率为40%[1]。亚洲地区发病率较欧美地区高,我国是高发病率国家之一。因该病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存活者常留有智力障碍、肢体瘫痪、脑性瘫痪、癫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早期预防、救治及时、护理适当是儿科临床工作重点之一。现将近一年在我科发生的病例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例患儿,年龄1~3个月;男性;出生史无特殊,自然分娩3例,;母乳喂养2例,混合喂养1例;急性起病2例,亚急性起病1例;临床表现:腹泻2例,发热1例,黄疸经检查后患肝炎综合征的1例;呕吐3例;伴有皮肤、黏膜出血的2例;3例均前囟张力高,肌张力高,抽搐,昏迷1例。凝血功能均出现异常,头颅CT均显示颅内出血。为急性轻型小儿腹泻2例,婴儿肝炎综合征1例。   1.2结果 好转1例;均合并颅内出血、中度贫血,治疗后有轻的残疾1例;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转入我院的途中,1例因放弃治疗死于家中。   2 护理   2.1监测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 本组患儿置于抢救室,行心电监护,立即吸氧(氧流量位0.5~1.0L/min)以减轻脑组织缺氧造成的脑细胞水肿,在用氧过程中,注意观察供氧装置是否通畅与漏气。密切观察经皮氧饱和度在92%以上。   2.2限制头部的活动,避免过多搬动 采取头部抬高15°~30°,以减轻颅内压,保持呼吸道通畅,使头侧向一侧,以利于分泌物流出,必要时给予吸痰。   2.3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前囟张力、神志变化 观察呕吐的性质、瞳孔的变化。确诊后,立即肌注维生素K1注射液3~5mg。颅内出血时,其特征表现为烦躁不安、有抽搐或持续惊厥者促使出血加重,快速打开静脉通道,立即使用镇静剂,用药时认真记录用药时间、剂量及抽搐改善情况。   2.4立即降颅压,纠正休克 静脉输血及应用维生素K15mg/d连续3~5d。新鲜血能提供凝血因子,可使颅内出血迅速停止。颅内血肿及反应性脑水肿是危及患儿生命的主要原因,因此,颅内压增高明显者,应及时应用20%甘露醇及速尿注射液脱水。   2.5密切观察末梢循环等情况,尤其是穿刺点出血情况 静脉输液时给予静脉留置针,要一针见血,避免反复穿刺加重出血,穿刺时尽量避免在同一部位进行多次穿刺。   2.6加强基础护理 对本组患儿应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保持口腔、皮肤清洁,对于精神及吃奶差,给予鼻饲管喂养。   2.7对家长的心理支持 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年龄小,颅内出血时病情重、发展快,患儿家属无思想准备,常表现为惊恐、焦虑。交待有关医学知识,取得家长理解,减轻家长恐惧心理,取得家长的最佳配合。   3 讨论   本病起病急,病情来势凶猛,尤其颅内出血是危婴儿生命及神经系统发育的致命性出血。应做好预防性的补充维生素K。根据发病年龄段,分为3型:①早发型(early VK-DB);②经典型(classicVKDB);③晚发型(lateVKDB)[2]。母乳喂养是VKDB的高危因素。在晚发型VKDB病例中90%以上为母乳喂养儿,混合喂养儿不足10%。母乳维生素K含量低于牛乳[3];维生素K不易通过胎盘,婴儿处于维生素K缺乏状态。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高发地区孕妇存在亚临床维生素K缺乏[4]。感染、肝胆疾病、应用抗生素、未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等是VKDB高危因素。当小儿患有肝胆系统疾病或代谢性疾病时,由于肝细胞受损,凝血因子产生减少;或由于胆汁分泌减少或缺乏,维素K吸收障碍。婴儿存在感染而应用头孢类抗生素头孢菌素可能杀灭肠道内合成维生素K的大肠杆菌等,而使内源性维生素K2减少;某些含有NMTT侧链的头孢菌素还可抑制环氧化物还原酶,阻断维生素K循环[5]。在救治的过程中,要操作迅速而轻柔,医、护间合理配合,在最短的时间内,监测生命体征,止血、止惊、降颅压,控制病情恶化,降低病死率。近几年来,VKDB仍然是对我国小儿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疾病,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80-682.   [2]张会丰,王卫平.小儿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3 970例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4,12(1):31-32.   [3]Shearer MJ. Vitamin K deficiency bleeding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