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集团概念的演变分歧与统一.doc

中国企业集团概念的演变分歧与统一.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企业集团概念的演变分歧与统一

中国企业集团概念的演化:背离与回归 蓝海林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中心 510640) 摘要:在特殊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制度变迁使中国“企业集团”概念的“名”与“实”经历了一个从“统一”到“对立”的过程。这种“名”与“实”的分离在中国加入WTO以前,为我国政府在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完成政企分开、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两大任务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加入WTO以后,全球化竞争的影响已经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已经从引入竞争机制和建立市场经济转变成为完善市场机制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因此,继续允许甚至强化企业集团概念在“名”与“实”的分离所产生的束缚作用将越来越大。本文提出,现在应该恢复“企业集团”原本的含义,即明确企业集团作为一种法人联合体而不是法人这样一个根本特征,在此基础上不仅各种相关的分歧可以得到统一,更重要的是由此带来的各种问题可以得到防止或者解决。 关键词:企业集团,概念演化,经济转型 “企业集团”的概念不清、使用混乱越来越强烈地困扰着我国学术界、法律界和企业界。在企业集团的学术研究中,国内外学者甚至是国内学者之间很难进行学术对话,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企业集团”有不同定义或者看法;在我国的法律和工商行政管理领域,企业集团被明确规定不是独立法人,然而实际上许多企业集团却“变通”地被注册登记为“企业(集团)”;在企业界,一些成长中的中型企业正在想办法通过建立母子公司产权纽带而成为企业集团,而另一些企业集团则在努力减少内部法人转变成为大企业。 造成上述分歧和对立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处于一个特殊和高速变化中的经济转型时期,为了满足某一阶段的改革需要我们引进了“企业集团”的概念,而这个概念随着改革任务的变化在内涵与外延上发生了迅速地改变,甚至背离了概念本身的原义。现在这种对企业集团概念内涵和外延所做的阶段性的改变,又在新一轮的改革中与实践发生了背离,甚至约束下一阶段改革实践的发展。因此,通过回顾中国企业集团的发展过程,了解企业集团概念在中国的变化及影响,分析中国企业集团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形成共识,明确界定中国“企业集团”概念和用法,这对于解决当前中国学术界的分歧和解决中国企业集团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均有重要和紧迫的意义。 1、“企业集团”概念的原意 尽管到目前为止,企业集团(Business Group)的概念仍然是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焦点,但是“企业集团”作为法人企业联合体的观点可能是最没有分歧的一种认识,因此对企业集团概念的认识应该从企业集团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企业开始。 新制度经济学中众多理论与研究对企业的本质、企业的边界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科斯(1937)认为企业的本质是降低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一种替代组织与制度安排,因此企业存在的理由或者合法性就在于对市场价格机制的替代。企业的边界可以形象地描述为:“一个开始于单一形式的企业,将不断扩大,直到使新的活动内部化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扩大的趋势才会停止”(埃格特森,2004)。企业不是因为人具有控制他人的欲望而存在的(Granovetter,1994),也不是为了在行动表现出“集体性”而被认可的,企业在克服“市场失灵”方面具有特殊的结构优势(Williamson,1975)。 在整个社会生产或者经济体系中,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协调生产的手段,两者是处于两个极端的和最主要的经济组织形式(Williamson,1975),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企业的边界取决于交易成本与组织成本,然而在交易成本的影响下,在企业与市场的“连续统一体”或者“谱系性结构”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制度或者契约安排,作为中间形式的其他制度或者契约安排只是少量或者不稳定的现象,一般会向两端转化(Williamson,1975)。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把企业集团看成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一种中间组织(Chung,2001)。 在企业与市场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同类型的中间组织,西方学者用于描述这些中间组织的概念很多,但是其中最具有包容性的概念应该就是“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战略联盟关系既包含了市场交易关系,也具有企业内部非市场交易的特征。按照联盟的性质或者连接关系的性质,战略联盟可以划分为以下两种(Hitt,Ireland and Hoskisson,2001)。 (1)非资产型战略联盟,主要是指多个法人企业因为要实现共同的战略目标或者满足共同经济利益而建立的一种稳定的(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的)的契约关系或者合作组织,包括卡特尔、辛迪加、战略性外包、战略网络组织、特许经营、虚拟组织等等。这种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建立在文字性合同基础上的,也可以是建立在默契基础上的。这种联盟关系可以存在于两个企业之间,也可以存在于多个企业之间;其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