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的士人活动 .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末明初的士人活动

閱讀資料(1) 95課綱 歷史科第冊(史) 第三單元 章 第主題 節 作者:汪栢年 po.nian@蘭陽女中歷史教師歷史學科中心教學資源研發推廣小組 個人網站:「寒冰論壇」.tw/~lyt012/講義、投影片、教學心得、試題蒐選… 仕紳社會與庶民文化 作者吳克恭為吳中著名詩人,「詩格古澹」,常與倪瓚、顧瑛交遊;會稽外史于立曾學道於會稽山中,以道士的面貌遊於江湖之間;郯韶曾出仕為漕府掾吏,不慕仕進,以詩酒為樂。這次宴集活動參與者的身份包括了士人、僧人、道士、畫家、醫者,十人之中除了三人不能詩外,其餘能詩者皆在這次的盛會之中,以詩酬唱。這樣的宴集活動,仿效東晉王羲之在會稽山陰的蘭亭集會,一觴一詠的文人雅興。且隱士與僧、道、醫、宦之間交往密切,他們之間的身份界線模糊,很難明確地區分開來,表現出元末士人隱逸生活多采多姿的一面。 類似玉山草堂的士人宴集活動,在元末江南甚為風行。不同於一般世俗的宴集。士人的宴集多以詩與酒為重心,在宴飲之餘抒發自己的情懷與才性,往往得到士人同儕的稱頌與迴響。 參加士人宴集活動者多以隱居不仕的士人為主,方有閒情逸致可以消磨在詩酒之間。一旦出仕,參與這種士人宴集活動的機會自然減少許多,如陳基在元末曾到京師為經筵檢討,幾乎三四年的時間沒有參與士人的宴集活動,他曾自言其原因道:「方挈挈焉觸寒暑、犯霜露之不暇,又何由持盃酒、濡翰墨,詠歌揮酒以側諸君子之列?」是故,沒有仕宦煩身的顧瑛才能夠時常邀士人宴集,玉山草堂遂成為元末士人吟詠聚會之地。 玉山草堂形成於元末江南的富庶社會中,以豪富者的雄厚資產為後盾,支持江南士人發揮所長,士人除了詩文之外,缺乏可以令他們畢生之力去追求的目標—如科舉考試,遂以僧、道、醫、吏為託身之所,追求詩文宴集活動所帶給他們在精神上的滿足。 到了明初,江南社會歷經戰亂的洗禮,進入明朝的統治之後,江南隱逸的生活遂為之一變。明太祖用重典以治天下,使明初的江南社會呈現與元末截然不同的面貌。談遷曾提到明初社會的嚴肅氣氛: 聞國初嚴馭,夜無群飲,村無宵行,凡飲會口語細故輒流戍。即吾邑充伍四方,至六千餘人,誠使人凜凜,言之至今心悸也。 談遷是杭州府海寧縣人,他所描述的明初景象,呈現出人人自危的不安氣氛,與元末的寬縱形成強烈的對比。在動輒得咎的嚴密法網之下,很多富家大族在明初的社會整頓中遭到打擊,方孝孺在〈采苓子鄭處士墓碣〉中曾述及隱士鄭濂受人誣陷的情形稱: 妄人誣其家與權臣財。時嚴通財黨與之誅,犯者不問實與不實,必死而覆其家。當是時,浙東西巨室故家,多以罪傾其宗。 從鄭處士這件幾乎被誅身滅家的案件上看來,不僅尋常小民會因宴飲時的無心之言而獲罪,江南富家大族更可能因為莫須有的誣告遭到嚴厲的處分,尤其是結黨營私與餽贈財物,在明初更是被嚴厲制止。且明初因細故得罪者,多牽連甚廣,王逢記載洪武元年松江一次侵佔秋糧的案件,使九百一十二戶的人民遭到流徙之禍。在這種嚴密的控制與刑罰之下,使明初士人不論出仕或隱逸,都籠罩在緊張的氣氛之下,其生活自遠不如元末時的悠閒自得。 明初,踏上仕途的宋濂,曾感慨自己幾乎二十餘年未與朋友有詩酒之會,在辭官之後才得一償宿願,與胡翰、朱廉、蘇伯衡、金元鼎等友人聚會於麟溪鄭氏之家,宋濂記其事曰: 追記昔時各縻祿仕,不獲卮酒為驩,凡二十餘年,今者幸遂家食,或居異邑,或相遠二百里,皆得與之周旋於尊俎間,則夫斯會之同,豈易致哉?於是獻酬樂甚。酒酣,鄭君為詩十四韻,以慶會合之情。 胡翰與朱廉都曾與修《元史》,皆不授官而歸,蘇伯衡與金元鼎拒絕明太祖的徵辟,皆以在野的身份參加此次詩酒之會。從宋濂的感慨中可以得知,昔日未仕之時,皆得與知心好友以詩文相會,入仕之後便失去了這樣的閒情逸致,益可見此次聚會之難得。宋濂辭官後的這次宴集,也是以宴飲、賦詩為活動內容,與元末士人們宴集的形式相同。 在經歷元末動亂及明初動盪之後的士人,即使能夠再度歸隱鄉里,隱士群相唱和的情景不易復得。高啟在洪武三年自京師辭官歸隱之後,就有類似的感慨,他說: 去年秋,余解官歸江上,故舊凋散,朋徒殆空,唯同里丁儼至恭,日抱琴與余遊。余愛其清雅和易,且能相慰于寂寞之濱,故數與燕詠嘯歌,甚相樂也。 可見隱逸生活少不了志同道合者為伴,即使無復昔日的盛況,但能夠依然過著適性的隱居生活,仍是明初許多士人心中最大的期盼。 顧瑛,《玉山逸稿》,卷二,吳克恭,〈碧梧翠竹堂燕集,以暗水流花徑,春星帶草堂分韻,得星字〉,頁21。 顧瑛,《玉山逸稿》,卷二,陳基,〈汎花館宴集聯句序〉,頁22。 談遷,《國榷》,卷五,頁489。 方孝孺,《遜志齋集》,卷二二,頁39b,〈采苓子鄭處士墓碣〉。 參見王逢,《梧溪集》,卷六,頁50a—b,〈題涉難錄〉。 宋濂,《宋學士文集》,卷六七,〈鄭氏喜友堂讌集詩序〉,頁1082。 高啟,《鳧藻集》,卷二,頁24

文档评论(0)

you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