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开辟新路和早期殖民活动.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 开辟新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第3课 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堡镇中学 刘 晶 [教学目标] 知道新航路开辟的时间、人物、主要航线等历史概况。 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分析新航路开辟的时代背景,学会从文字与图片中汲取重要历史信息; 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学习从不同角度,全面、辩证的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3.能够用辩证的、历史的思维,从文明发展的客观历程来感悟西方殖民者早期殖民活动对人类历史发展所带来的双重影响。 [重点与难点]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必然。 [教学设计] 环节一:以一幅15世纪欧洲人眼中的世界地图(附录1)导入新课。 从欧洲人在十五世纪以前所绘制的世界地图中,显示当时的人认为大地是平坦的,而且只知道有亚洲、欧洲、非洲及印度洋的存在。 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对世界不完整的简单认识,说明欧洲人对东方的了解和交流都是很缺乏的。设问:观察并比较本图与现在最新的世界地图有何差别?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可自然导入新课,并说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是从新航路开辟开始的。 过渡:现在西方学者用3个G来高度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它们分别是英文Gold、God、Glory的首写字母。 环节二: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1.出示“西欧商人清点钱币图”(附录2) 结合图片提问,图画中的男主人在做什么?女主人手下的书是什么书?她的目光在看什么?说明了什么?由此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西欧出现的“寻金热”。 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导致自然经济日趋解体,作为普遍交换和支付手段的货币,不仅取代土地日益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象征,而且也日益成为衡量社会地位和权力的重要标志。因此社会各阶层人士无不醉心于搜寻黄金和财富。15世纪改行金本位制以后,黄金成为国内外贸易的唯一支付手段,需求量急增,但是西欧贵金属产量本来就不高,它的很大一部分黄金是靠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队从非洲中部转运而来,这种传统的供给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与东方贸易中出现的巨额逆差又使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了西欧市场货币的普遍短缺。当时的欧洲人渴望得到黄金. 出示 材料一:“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哥伦布 《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 材料二: 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其中部分制成品是欧洲无法与之竞争的,例如丝、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和优质钢,以及部分未加工或半成品的药材和食物,如糖,尤其是香料……当时比今天显得更为重要。配药,保存肉类,例如制造香肠,都需要使用这些香料。它们(香料)能使在没有冷藏设备下容易变质的新鲜肉类和其他食物更为可口。 A.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上册 2.出示 材料三:东方某国“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 秦海(南海)中:“共有7459座岛…亦有调味香料,种类甚多。例如胡椒,色白如雪,产额甚巨,即在此类岛屿也。由是其中一切富源,或为黄金宝石,或为一切种类香料,多至不可思议。” 《马可·波罗游记》 由于《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广泛流传,欧洲人认定只有到中国等东方国家才可以得到他们梦寐以求的黄金。“寻金热”就此形成。哥伦布就曾阅读过《马可·波罗行纪》,并在书中作了许多批注,可见深受其影响。“黄金”是咒语,是魔鬼,是驱使欧洲人不顾一切投向海洋的原动力。 出示“14世纪中西交流路线图”(附录3) 早在15世纪以前,欧洲和亚洲就有了贸易往来,商路主要有三条:一条是完全的陆路,由中亚沿里海和黑海沿岸到达小亚;其余两条则海、陆并用,一条先由海路到波斯湾,然后经两河流域抵达地中海东岸的叙利亚一带;另一条从海路进红海,再穿越苏伊士地峡前往埃及的亚历山大。这三条商路最后都汇聚于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东方商品一般先运抵此地,然后转运欧洲。当时,东方的商品,如香料、樟脑、檀香、丝绸、宝石、布匹等在欧洲市场上极受欢迎,是上流社会的生活必需品,但经过波斯人、阿拉伯人、东罗马人、意大利人的多次倒手,价格一抬再抬成为极度昂贵的奢侈品。而当时的东西方贸易基本上被意大利人和阿拉伯商人所垄断,欧洲商人要想直接经营东方商品独占丰厚利润只能绕开阿、意商人,另辟蹊径。更严重的是十五世纪中叶以后,奥斯曼帝国势力强大,控制了亚欧商路的枢纽,传统的东西方贸易虽然没有完全中断,但土耳其人的横征暴敛和长期的战争使正常的商业秩序遭到破坏,商旅裹足不前。从此东方运到欧洲的商品数量急剧减少,价格却迅猛上涨。欧洲上层社会一贯视东方奢侈品为生活必需品,不惜高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vdi93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