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志壮:让探究动走向成功.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志壮:让探究动走向成功

论文竞赛 征文文体:B;教科版科学教材;姓名:项志壮;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小学 邮编:311201 作者电话 邮箱:xsxzz@163.com 让探究活动走向成功 ——谈探究活动应把握好“六”个度 高桥小学 项志壮 [内容概述]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感受实验成功的愉悦,从中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历史。为使探究活动深入,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获得自信,并形成正确的探究方法。本人认为宜从以下六个方面把握好度,才能保证探究活动有效开展。即材料的充分准备能解决探究实验的难度;问题及情景创设能保持学生的学习热度;方案的周密设计能绘制实验尺度;小组的有效合作要讲究效度;信息的处理要注重信度;及时的交流归纳使概念形成提升到高度。 [主题词] 探究活动 成功 在当今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热潮中,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关键词之一。按照《牛津英汉词典》中的定义,探究是“求索知识和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寻找、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科学探究是这样表述的:“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是指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科学学习强调要以探究为核心。学生在亲历探究活动时,往往离不开那些能揭示自然事物和现象之间某种关系及规律的实验材料和科学事实材料。这些材料我们称之为“有结构的材料”。它既包括一些实验材料,也包括一些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和了解的自然现象事实材料。如录像,文字资料,多媒体资料等。 教师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必须了解儿童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根据儿童可能提出的问题去找材料,选择材料,选择那些与揭示科学概念密切相关的,有吸引力的,使用时有安全感的,并适合儿童自行探究的材料。并且尽量选择学生生活中的身边的材料。因为儿童身边的材料能使他们感到亲切自然,使他们感到科学研究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如在教学《水的浮力》时,不仅准备了常用的实验材料 —— 水槽、气球、泡沫塑料、木块、乒乓球、钩码、瓷片、小石头、皮筋等,还特意准备了棉线、弹簧秤、平衡尺,让学生探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有的小组利用皮筋和棉线绑住小石头,把它放入水中,弹簧秤的指针向上移了一点点,说明钩码在水中也变轻了,受到了水的浮力;有的小组在平衡尺的两端用棉线各挂一个钩码,先让它们平衡后,再端起水槽让平衡一端的钩码没入水中,这时平衡尺就会向没有没入水中的钩码那边倾斜,说明没入水中的钩码也变轻了,它也受到了水的浮力。孩子们利用这些材料在动手操作中,获取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探究兴趣。 有结构的材料是学生亲历探究学习活动的需要,也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思维能力的“垫脚石”。教学中,适时出示和运用有结构的材料,能调控教学,促进学生自行探究和科学素养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摩擦起电》一课,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两组实验材料:一组是学生自带的塑料铅笔,有机玻璃尺、梳子、气球、玻璃、丝绸、毛线、泡沫塑料、碎纸屑等;另一组是教师准备的材料:如有机玻璃板、毛皮、玻璃棒、氖泡、试电笔等。学生通过第一组实验材料可以了解物体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的物体,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产生疑问:“为什么物体摩擦后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呢?”这时再引导学生运用第二组材料进行探究活动。学生在这种有结构的材料的帮助下,一步步地去探究、发现,才会积累和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教师要想学生探究实验顺利和成功,还要注重“下水”实验。这样做,能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学生实验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加强对实验相关变量的控制,为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作好准备,力求使学生在探究实验中能够获得正确的结果。教师在“下水”实验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实验材料、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时间和实验难度的把握,以便对课堂探究实验做到心中有数,确保顺利完成探究实验教学任务。 总之,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有结构的、能揭示自然现象间的某种关系的材料。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特点,根据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去寻找材料,选择材料,适时适量提供那些与揭示科学概念有关的、有吸引力的、使用时有安全感并适合学生自行探索的材料。“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学生对科学学习兴趣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科学探究活动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儿童已有知识及其结构与新情况、新问题等未知之间的矛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198104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