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欣:盼“青山常在,绿水长流”.doc
杨欣:盼“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保护长江就像是一条射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挑起这个担子的时候便知道放不下了。”——“绿色江河”环保组织创办人杨欣。
每年,杨欣都有半年时间会驻守在长江源唐古拉山镇的沱沱河,这种生活方式,他已经延续了27年。
见过他的人,都忘不了他那把花白的长胡子,它俨然已经成了杨欣的个人标志。
从探险摄影师到长江源保护者
长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集中于青海省的玉树、果洛和海西自治州,分布有大面积的雪山冰川、高寒湿地和荒漠,景观壮丽。杨欣从小生活在长江边,饮的是长江水,玩的是长江沙。早年,他的梦想是成为摄影师。“物以稀为贵,以奇为美。”——这是吸引他走近长江源的最初动力——“拍摄一般人拍摄不到的东西,容易获得成功。”
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的长江源地区,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生命的禁区。杨欣从1984年就开始考察长江上游金沙江段,当时的目标很明确:探险、摄影。1986年,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招募队员,杨欣辞去自己的会计工作参队,成了主力漂流队员和兼职摄影师。那一次的漂流考察全程历经长江干流6300公里,历时长达175天,还付出了10名队员牺牲的巨大代价。但近在眼前的生命危险,仍然没有阻止杨欣走完全程。
此后,他多次考察长江源,以探险家的身份走过了长江源的所有角落——没想到最终,却是以一个保护者的角色,留了下来。
“作为摄影师,我拍摄的长江源自然、人文图片迄今没有人能够超过,但这些都是长江所固有的,我只是拿来作为自己的作品进行炫耀。”杨欣说,“在漂流和拍摄长江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从前没有想到过的环境问题——冰川退缩、草场退化、野生动物被大量猎杀……长江源已经没有一片干净的河段。我隐隐约约感到有点责任和义务来保护这片土地。”
1994年8月,他第五次考察长江源时,从青海的一张报纸上读到一篇题为《高原魂》的文章,写的正是索南达杰的事迹——青海治多县西部工委书记索南达杰为保护藏羚羊,在可可西里与盗猎分子搏斗,壮烈牺牲。
后来杨欣在自己的书里写道:“连续几个月的日子里,索南达杰牺牲时被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所凝固的跪卧持枪推子弹准备射击的雕塑般形象,一直在我脑海里反复出现。”
“一个为保护可可西里藏羚羊,至死还手里握着枪的英雄改变了我。”杨欣说,“探险带我进入长江源,摄影帮我发现长江源的环境问题,而索南达杰的牺牲让我留在了长江源。”
守护这片土地的工作,他一干就是将近30年。
“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
撒下第一锹土
在可可西里建立一个自然保护站,作为反偷猎的前沿基地——这是索南达杰生前梦寐以求的事业。
“可可西里”在蒙古语里是“美丽少女”的意思,但其生存条件极其恶劣:年平均气温零下4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46摄氏度。不仅是中国最大的无人区之一,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一度是充斥着淘金土匪和藏羚羊强盗的非法区。
1995年初,经过三个多月的准备,杨欣完成了他“保护长江源,爱我大自然”活动的五年计划,其中就包括在可可西里建造一个以索南达杰名字命名的自然保护站。
保护站的建立和所有伟大事业的开端一样,充满艰难。为了筹集资金,杨欣不得不以自己在长江源的探险经历著就《长江源》,用书籍出版所得款项凑够了建筑材料费。
1996年,杨欣创办了环保组织“绿色江河”。同年,保护站奠基。在高海拔的冻土地带盖房子,本身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地基要挖到两米以下的常年冻土层,而高原地区人稍微一动就会缺氧,头痛得像被人用锤子敲打。为了反盗猎,还要加造一座瞭望塔,而瞭望塔仅仅是地脚螺栓就有16根,总重达300公斤。
1997年,历经千辛万苦,“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终告建成。一栋80平方米的复合材料板房,外加28米高的瞭望塔。偷猎者闻风,不敢再肆无忌惮。
建立保护站时,杨欣招募了第一批志愿者,主要工作是沿着青藏公路开展藏羚羊分布和数量调查、协助当地“野牦牛队”反盗猎、调查记录基本气象数据和宣传保护野生动物。野生动物调查常常一走就是来回200公里的路程,恶劣的气候环境不说,偶尔还会遇到车子出故障,只能在寒风中等待搭乘青藏公路上的顺风车。
但是多年数据的积累终于发挥了重要作用。2004年,进藏铁路建设期间,保护站向国家环保总局提交了《关于在藏羚羊迁徙期间在青藏公路上进行临时性通道试验的报告》,启动了协助藏羚羊迁徙的“红绿灯”项目,帮助解决了藏羚羊迁徙与铁路建设的矛盾。
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也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保护站成了赴青藏高原旅游考察人群的小憩之所,志愿者的讲解帮助更多人了解了高原野生动物。保护站印制的24000张野生动物不干胶贴画也受到了往来旅行者的欢迎,车辆、营地、藏族牧民家里、五道梁的小饭馆,都能见到。同时,5000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