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汽泠凝器换热管泄漏原因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产汽泠凝器换热管泄漏原因分析.doc

产汽泠凝器换热管泄漏原因分析   摘要:对开裂换热管进行了腐蚀坑电镜形貌和能谱分析,结合换热管裂纹形态及腐蚀机理分析结果,得出了换热器泄漏是由缝隙腐蚀引起的应力腐蚀开裂的结论。   关键词:换热管;泄漏;电镜形貌分析;能谱分析   根据实际需要,对某台发生泄漏事故的在用产汽冷凝器进行了分析。常规性宏观检验显示:管程上、下封头及壳程筒体外观及几何尺寸均合格;拆下管程上、下封头,露出管板,宏观检验亦合格;测定管程上、下封头及壳程筒体、管板厚度与出厂质量证明书相符。对壳程通入1.0MPa压力的蒸汽,发现多根换热管泄漏,泄漏部位均在上、下管板对应部位。通过泄漏管理断口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研究了泄漏处管与管板的联接结构、泄漏管的应力状态及工作介质的腐蚀情况,认为泄漏是不由不锈钢换热管的应力腐蚀开裂引起的。   1 产汽冷凝器主要技术参数   2 开裂管子裂纹形态   开裂管子的钝化表面有许多条状产物,看起来像是晶间腐蚀引起破坏,但是,把条状的腐蚀产物去除后,在放大镜下就清楚地看到了腐蚀坑点及裂纹,显然不同于晶间腐蚀开裂,从其截面上可以看到十分典型的裂纹形态:裂纹从外壁向内扩展,在开始处像人参,底部蔓延出树枝状裂纹[1]。   3 开裂管断口分析   为查找原因,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X-衍射物相等分析测试手段,对裂纹腐蚀坑及裂纹的形态、位置、性质及腐蚀坑附近的组织形态等进行了分析。   3.1 腐蚀坑的形貌   图1~图5为腐蚀坑的扫描电镜形貌。由腐蚀坑的形貌看出,在坑内沉积有大量的腐蚀产物,有些呈干固开裂状。   3.2 腐蚀坑的能谱分析   图6为腐蚀坑中部能谱分析结果,有大量的O元素和Cu元素,O的存在表明腐蚀产物为氧化物和氢氧化物,Cu元素可能源于系统的介质中。图7为坑边缘部位的腐蚀产物,其中发现有Cl—,这是使奥氏体不锈钢产生应力腐蚀的元素。   3.3 X-衍射物相分析   为分析腐蚀产物中的物质构成,对腐蚀产物又进行了X-衍射物相分析。   结果显示其腐蚀产物中含有Fe和Cr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以及FeCl2等物质。   4 腐蚀机理分析   4.1 管板与管子之间的间隙形成缝隙腐蚀   从该换热管上腐蚀凹坑的分布可看出,腐蚀凹坑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几乎所有的腐蚀坑均发生在换热管与管板相对紧密接触部位,由于换热管与管板之间形成缝隙(如图8所示),一旦该缝隙达到0.025~0.1mm,就可能形成缝隙腐蚀的产生条件[2]。缝隙腐蚀的特征是在缝隙内具有很高的腐蚀速率,同时在缝隙的外围堆积有大量的腐蚀产物。从缝隙腐蚀的产生条件和腐蚀后的凹坑特征看,换热管符合缝隙腐蚀的特征。   绝大多数金属或合金都有可能产生缝隙腐蚀,几乎所有的腐蚀介质(包括淡水)都能引起缝隙腐蚀,但尤以充气的含有活性阴离子的中性介质最容易发生。从腐蚀产物中发现有氯离子的情况看,18-8不锈钢在该介质中具备产生缝隙腐蚀的外部条件。   由此分析认为,换热管上腐蚀坑是一种缝隙腐蚀的形态,介质中的氯离子加速了腐蚀开裂的速度。   4.2 介质的因素   从现场使用工况分析,壳程中氯离子浓度10-7,虽然氯离子浓度较低,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有可能浓缩。如管与管板间的间隙,管子表面的隙缝,焊接焊缝的皱褶、飞溅焊珠和管外壁腐蚀产物或水垢的附着,都非常有利于氯离子的吸附和浓缩[3]。腐蚀坑与裂纹部位及其附近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分析结果,也证实开裂部位确实存在一定量的氯离子。只要有微量的氯离子存在及微量的氧的存在,就有可能浓缩,达到18-8不锈钢发生点腐蚀的临界离子浓度(10-5左右)[4]。一旦出现点腐蚀,在腐蚀坑的周围(阴极区)和腐蚀坑的底部(阳极区)更有利于吸附氯离子。由于浓差电池的作用,使氯离子的浓度增加,坑内溶液的PH值也快速下降,一般PH值为3左右,最低可达到1。所以,一旦点腐蚀出现后,即使介质中的氯离子很低,但在腐蚀坑内由于电化学的作用,也可进一步使坑内的溶液酸化,促进坑的进一步发展,在应力作用下,便发生了应力腐蚀开裂[5]。   4.3 应力的影响   该不锈钢换热管工作时,由压力和温度差引起的应力较低,对应力腐蚀作用不大。但由于原管子冷拔后,经1min高频加热到1050℃后水淬作为交货状态,可能产生冷拔残余应力和淬火残余应力[6]。对原管子用X光残余应力测定,显示管子表面有环向残余应力50~70MPa,冷加工后的奥氏体钢的残余应力可超过250MPa(材料的屈服强度σs=220~230MPa),高者可达500MPa[7]。   为进一步证实原管子残余应力的存在,把直接取交货状态的管子作为试样,另外再取同批的管材分别在850℃下经15min、30min、60min消除残余应力热处理后作为试样,将这些试样浸入42%Mg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