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枝城镇城建设发展思路.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宜都市枝城镇城建设发展思路

宜都市枝城镇城镇建设发展思路 字体:【大中小】【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一、基本镇情   我们宜都市枝城镇古称丹阳,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南岸,版图面积23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9平方公里,辖28个村、3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8.9万人,其中城区人口3.8万人。枝城镇城镇性质定位为我国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和湖北省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镇之一,经济宜以发展建材、化工工业为主。地埋位置得天独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境内“黄金水道”长江连接东西,焦柳铁路横贯南北,雅澧、雅来、红东三条省级公路干线在此交汇,枝城是交通部确定的全国九大水铁联运枢纽之一,枝城港是长江流域四大煤炭配送中心之一,三峡国际机场隔江相望。近几年来,我镇共投入6700多万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街道16条长31公里,完成城区主次干道的配套,完善给排水系统,兴建丹阳公园、楚星游园、滨江公园等休闲娱乐场所,城区绿地率达到32.52%,建有1个综合停车场、6个安居小区,有110千伏安的变电站3所,1.5万门程控电话,移动通讯接收系统实现全覆盖,建有16所小学、5所初中、1所高中,有4家功能齐全的医院。   2007年,区域内实现工农业总产值 亿元,财政收入 亿元,工业园区目前已聚集华新水泥、宜化楚星、欣龙化工、星源化工5家上市公司,全省唯一的中(国)加(拿大)矿肥结合企业斯帕尔公司也落户工业园区。农业方面具有洋溪万亩甜柚基地,九道河的冬枣基地,架锅山的小水果基地,大堰3500亩现代农业示范区,宜昌市15万头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和中南五省唯一的湖北优质果树苗原种场。   1996年以来,枝城镇相继被列为湖北小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小城镇建设重点镇。2001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社会经济综合实力百强乡镇”,2003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文明乡镇”。   二、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们依托交通区位优势,高起点规划布局,突出重点抓建设,把握关键抓管理,集中精力抓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城镇环境、城镇功能和城镇品位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   (一)、立足优势,高起点规划布局 枝城镇从1987年至今,先后进行了3次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第一次是1987年,将枝城镇作为宜都市建成区的组成部分进行定位发展,主要承担宜都重工业及区域交通枢纽的职能;第二次是1995年,仍将枝城作为城市组团,承担城市重工业及区域交通枢纽职能,镇区发展为重点向北与陆城相向发展,同时向铁路以南适当发展;第三次是2002年,将枝城定位为我国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和湖北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镇之一,经济宜以发展建材、化工工业为主,规划至2020年镇域总人口为12—13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0—55%,村镇体系分为镇域中心、集镇或中心村、基层村三级,规模分别为6万人、0.5—1万人、0.1—0.3万人。   目前,详规覆盖率达100%。通过总规详规的合理布局,我镇建成区面积6.9平方公里,形成了居住小区以南湖安居小区、宜化、欣龙、星原化工企业占地搬迁安置小区为代表;商贸小区以沈家湖商贸园区为代表;工业小区以宜化、华新、星原为代表,做到了居住、商贸、工业等子区功能区分明确。我镇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注重地方自然、文化、经济特色,使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名胜等也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同时,结合湖北省“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突出重点,有序开展中心村建设与整治。近两年,投入200多万元重点建设好大堤堰、洋溪、黎家坪、何阳店等中心村。一是制定完善村庄集镇建设规划,优化集镇布局,增强居住人口的集聚程度,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二是加强村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如大堤堰村安装1772米排水管道,铺设14220平方米水泥步砖,预计投入85万元用于集镇集中供水,安装路灯35盏,抓好集镇绿化,垃圾实行集中处理;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兴建3000平方米农民娱乐场所一个。从而让示范村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我镇集镇及村庄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三是按照我镇体系规划,与规划部门协调,在以前完成泉水河等15个基层村村庄建设规划基础上,结合行政区域的调整充分搜集现有基础资料,重新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充分考虑村庄道路、居住地、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然后逐步实施。在农民建房方面成立服务机构,搞好技术性服务,提倡经济适用型建设,不断向农民推广新型节约型建筑材料。   (二)、强化功能,高质量加快建设   2004年以来,我镇始终把城镇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累计投入6700万元,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面貌大为改观,城镇功能不断完善,为经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1、狠抓城镇道路建设,拓展城镇骨架   近几年来,新建改造城镇道路12条,全长10.5公里,主要道路实现路灯、绿化、下水道、人行道四配套,实际道路投入29

文档评论(0)

woai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