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木奇人”访谈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乌木奇人”访谈录

“乌木奇人”访谈录 台湾来的“乌木奇人”乌木堪称“川西一绝”,深埋于川西坝的河床之下,几千上万年方始形成。一般通体乌黑,也有外黑内红、色彩渐变的。其原生树为麻柳、红椿、香樟、楠木等,在成都平原古代水泽之地深埋后,形成莫辨原材的植物“木乃伊”,其碳化过程甚是奇特:既未成煤,又非泥炭,保持着可燃可塑的坚硬木质。出土后绝无虫蛀,世说千年不朽。其上屡屡遍布卵石状坑洼,品像古奥,富有雕塑魅力。老辈人中,不少人是知道乌木的,因而有“家有乌木一方,胜过财宝一箱”的老话,哪怕家藏一枚乌木棋子,也甚为珍爱,并将其视作避邪之物。时过境迁,这种“乌木文化”,好像从蜀文化中消失,消失得某些蜀文化专著竟不落一字,消失得很多成都人竟以为乌木是舶来品。 弘扬乌木文化的重任,竟鬼使神差地落到了“成都女婿”、台湾客商卢泓杰身上!近日,记者于成都西郊的乌木艺术博物馆,对卢先生进行了访谈。 养兰亏血本,转向搜乌木问:你的博物馆里,乌木黑压压一片,很多都庞大得令人震惊,甚至冲破了天花板。这很可能是世上体量最大的一种收藏了。先生的藏品究竟有多少? 卢:收藏的件数,大型的约300件,小型的约500件。陈列厅达到一两千平米。后面还有很大的场地,已搜集的原材料,达2000多立方,耗费了巨资。工人20年都处理不完。 问: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并搜集乌木的? 卢:原来我是做兰花出口的,卖到韩国,多的时候达到200多万盆。结果亏了近1200万。亏,是天意,天要灭我,也没啥好说的。 当时我有一些工人在金堂。1991年,我到金堂一个河边闲逛,本想捡石头,时逢涨水,冲上来一块木头,不大,乌黑乌黑、坑坑洼洼的,我一看:这是啥东西?很美,又奇特。搬上车带回来,自己打磨。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大爷来看,吃惊地说:“这是乌木嘛!家中有棋子大的一块,都很珍贵,何况你这么大一件。”从此,我对乌木有一种警觉性,经常开车去外面找。一直找不到。当时挖掘还不多。而乌木是埋藏在地下八九米的地方,早期建设,挖个两三米的地基,发现不了。后来一挖七八米、十多米,乌木才发掘出来。金沙遗址,也是在文物层下面三四米的地方,才挖到四五根乌木的。可想而知,乌木的年代,比金沙的年代不知要超过多少倍。 到1992、1993年,大规模建设开始了,有很多挖沙采沙的。于是,这里也发现乌木,那里也发现乌木,大件的东西开始出现。岷山饭店开挖的时候,就发现不少乌木。后来府南河挖掘,也出了不少。岷山饭店掘出的乌木,人们搬回去,既占地方,又不知怎么处理,事后被我买下来。那时候还真不贵,按新鲜木头的价,一方600来元。 1994———1996年,是我收集乌木最多的年代,到处都有。我每次开车出去,准能收到。现在再买,贵得要命,一立方四五千块钱,稍有形状的更贵了。卖主一般是采沙老板。 蜂窝煤换乌木问:在这一阶段,你一定有不少搜集趣事吧?卢:就说靠窗这件作品吧,搜集过程很好笑,我当时带着一部日本油锯出门,到了广汉农村,有一个老汉,他说:老板,你那锯子能不能帮我把这个木头铧一下。我说你要做什么?他说铧断了,好砍来烧呀!我跑到他屋里看,已经铧了很多,全是一牙一牙的,码了好高,可以烧一两年。他已经砍掉很多块乌木,因为一有发现,他就去捡。这太可惜了嘛!我说,大爷,这木头你要烧多久呀?“至少烧一个月。”“这样,我用蜂窝煤同你换,你每天烧几个蜂窝煤?”他说3个,一月90个。我说,你也不要铧了,干脆我给你3个月的蜂窝煤,他很高兴。即便油锯锯开,那老大爷还不知要花多少力气,又要等完全干透,还不容易着火———没有明火,都是阴燃,不好烧。乌木让我拉回来了。它躺在地上,根本就是一根烂木头,拿回来配上座子,气势就出来了。 这一件叫《紫荆花》,得来也很有意思。它的特殊性在于,这是个树瘤。究竟这棵树有多大,不好去猜测。光树瘤就这么大,可想而知,天府之国是个宝地呀,才能产生这么大的树木。经过几千上万年,该腐烂的地方,已经腐烂掉,留下的是精华了。它是在广汉发现的,在水底下,有一个打沙船发现了,弄不起来。我一去,他们就告诉说,水里有一块木头。周围已经挖空,乌木吊在河中:“就在水里卖给你吧。”卖给我就卖给我,我给他们一两千块。挖沙老板很高兴,东西在水里就卖了钱!——他高兴我比他更高兴。我用了一两百米的钢索,请人潜水下去捆好,吊车吊上来,很完整的一个东西。 问:前些年,你好象很低调,不大张扬,很少宣传? 卢:1996年以前,我有一种投机心态,既然这东西从地下来,不能再生,我就不轻易给任何人看,闹得沸沸扬扬。本来一块乌木,我花一千块收得到,说不定报道出去,我要花一万块,成本就大了。那几年我数量还不算大,后来收得差不多,就没这种顾虑了,还拿到西部论坛去展示。结果,很多有钱人拼命搜集乌木,一下买贵了。我有件《太阳神》就买得不便宜:是中间人转卖给我的。我一看,眼睛就亮了,花再大代价,也要弄到!他卖给我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