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物理实验4.2傅立叶变换光谱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实验4.2 傅里叶变换光 谱实验 实验原理 多数傅里叶变换光谱仪是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结构的。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借助于连续地移动其中的一个反射镜(称之为动镜),干涉仪产生的两束相干光的光程差发生连续改变,干涉光强就会相应发生改变,若在改变光程差的同时,同时记录下光强接收器输出中的变化部分,就得到了干涉光强随光程差的变化曲线,称为干涉图函数。这样,在获得干涉图之后,只要算出干涉图的傅里叶余弦变换,即可得到光源的光谱分布,如此得到的光谱称为傅里叶变换光谱,这样的光谱技术称为傅立叶变换光谱技术。 根据光波叠加原理,若有两束单色光,他们的波数都是σ,传播方向和偏振方向相同,光强都是I’,两光束之间光程差为△,这两束光相互叠加产生干涉,得到的光强为 (1) 从上式我们看到,单色光的干涉图函数包含一个直流分量和一个余弦函数分量。经过仔细分析不难看出,余弦函数分量的周期就是单色光的波长。 若光源发出的不是单色光,而是含有多种光谱成分的混合光,光强随波长的分布是I(σ),在光谱间隔d σ内光强是I(σ) d σ 。将此光源发出的光分成强度相同的两束,相互干涉后光强是 (2) 在整个光谱范围内的干涉总光强为 用一个精密电机带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细调手轮,让其动镜匀速移动,从而以恒定速度改变光程差。用光电接收器接收光强信号,得到干涉光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再用已知波长的单色光测出动镜移动的速度,就可以得到干涉光强随光程差变化的曲线了。 实验仪器和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图4-2-1所示,由迈克尔逊干涉仪、钨丝灯、氦氖激光器、光电倍增管、光电二极管、力矩电机、测量控制单元和计算机等组成。核心是一台经过改装的迈克尔逊干涉仪(虚线框内的部分),干涉仪的动镜M2(7)可以在精密力矩电机(8)的驱动下匀速缓慢移动,被测光源(1)发出的光经过干涉仪形成干涉光,其干涉光强由光电倍增管(10)接收。用来给光程差定标的参考激光(2)由反射镜(3)从主光路的一侧照射到分束镜(4)上,经同一组分束镜(4)、补偿镜(5)、反射镜(6、7)形成分光、干涉,然后再经过反射镜(3)反射到光电二极管(11)。光电倍增管(10)和光电二极管(11)的输出信号,都经过测量控制单元(12)的双路精密模数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二者的采样是同步且等时间间隔的。测量数据经串行通讯口送入计算机(13),由专门开发的傅里叶变换光谱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控制处理。数据处理软件首先根据参考光的干涉光强随时间的变化对被测光干涉图进行修正,得到等光程差间隔采样的干涉图,然后对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最终得到傅立叶变换光谱。 8 2 13 6 1 5 4 9 10 11 3 3 7 高精度ADC 高精度ADC 电机反馈控制 单片机 12 1被测光源 2氦氖激光器 3反射镜 4分束镜 5补偿镜 6反射镜M1 7反射镜M2 8力矩电机 9聚光镜 10光电倍增管 11光电二极管 12测量控制单元 13计算机 傅立叶变换光谱实验装置示意图 实验内容 基本过程:首先利用激光调整迈克尔逊干涉仪,调出光的干涉条纹;然后利用钨丝 灯调出白光的干涉条纹,目的是找出光程差为零的位置;去掉白光灯,放入被测光 源,调整干涉条纹的方向和宽度;调整参考激光光路,尽量减少两光路之间的相互 影响;调整电机转速,连接计算机,开始采集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傅里叶变换, 输出光谱。 (一)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 首先利用激光调整干涉仪得到干涉条纹,并找到光程差减小的方向,然后利用白光 条纹找到光程差为零的较准确的位置。首先在透镜9的前面放置一个白屏,用激光束 直接照射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分束镜,在白屏上可看到两串亮光点,调M1、M2背面的 三个调节螺丝使一串光点与另一串光点重合 ,这时可看到因干涉而产生的光点亮度 的变化。在激光器2和反射镜3之间加入扩束镜,则可在白屏上看到干涉条纹。利用 干涉仪的细调手轮和M1下方的两个细调螺旋,调出圆环形或者弧形的等倾干涉条纹。 旋动细调手轮,找到干涉条纹向环心收缩的方向,这个方向也就是光程差减小的方向。 再次调整M1下方的两个细调螺旋,使干涉条纹变成竖直方向的等厚干涉条纹,将白屏 换到光电倍增管的前面。在被测光源1的位置上放入白光光源,沿刚才找到的光程差减 小的方向,小心转动细调手轮,并注意观察白屏上光斑,当手轮转到某一位置时,在 白屏上可看到彩色的白光干涉条纹。撤掉白屏,调整微调螺旋使干涉条纹与探测器的 狭缝平行,且每个条纹2~3㎜宽。然后细心地逆时针旋转细调手轮,将白光条纹

文档评论(0)

66699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