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游力研究综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出游力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 * 运用SPSS 统计分析软件, 对中国39个城市的18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得到城市居民出游潜力的回归模型: ① 城市经济实力、城市规模辐射、城市规模集聚、城市人口素质等是影响城市居民出游潜力的四个主要因子; ② 中国城市居民潜在出游力的空间分异格局为 “四、三、二、四”四种类型, 北京、上海、广深三个极点, 沿海与内陆两大城市居民出游潜力空间分异带, 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渝四大游客流产地。 ——史春云,张 捷,章锦河:中国城市居民出游潜力的空间分异格局 三、研究方法 * * 以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为基本分析单元,选取收入、消费、交通、通讯、人口等5个方面19个指标构建出游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对全区出游力地区差异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ESDA空间分析技术对其时空格局演变进行探索。 收入、消费水平等社会经济 交通因素 移动电话、互联网 城镇居民 家庭规模 ——范红艳:中原经济区居民国内出游力综合评价及时空演变 三、研究方法 * 应用SPSS10.0 统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因子分析, 以主成分分析法作为因子提取方法, 经过方差最大旋转, 以特征值大于1 为因子提取标准;将各因子方差贡献率对各省份因子得分进行加权平均, 得到因子综合得分;将因子综合得分定义为各省份的出游力, 在此基础上, 研究中国省际出游力的影响机制及地域空间形态。 ——钟士恩,任黎秀等:客源地出游力的社会经济现象假说 基于中国国内旅游出游力研究[J].旅游学刊,2008, 23(6):18-23 三、研究方法 * 将各因子方差贡献率对各省份因子得分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因子综合得分(表2) ,并将因子综合得分定义为各省、直辖市 、自治区出游力。 因子分析结果:社会经济属性决定客源地出游力大小。社会经济规模因子、居民生活水平因子和对外联系水平因子是影响客源地出游力的主要社会经济属性。 ——钟士恩,任黎秀等:客源地出游力的社会经济现象假说 基于中国国内旅游出游力研究[J].旅游学刊,2008, 23(6):18-23 三、研究方法 * * 引入三角图解法 ,将全国 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国内旅游出游力在社会经济规模因子、居民生活水平因子和对外联系水平因子等 3个维度上进行分解,阐述中国国内旅游出游力在省际地理尺度上的区域差异。 分解普遍呈现“6∶ 3∶ 1”的比例分割形态。 ——钟士恩,任黎秀等:客源地出游力的社会经济现象假说 基于中国国内旅游出游力研究[J].旅游学刊,2008,23(6):18-23 三、研究方法 * * 将各省份出游力数值赋予对应省会地理坐标点, 采用ArcGIS9.2 样条曲线插值法(spline) , 标出值分别为-0.8、-0.4、0、0.4和0.8的 5条中国省际出游力等值线。 ——钟士恩,任黎秀等:客源地出游力的社会经济现象假说 基于中国国内旅游出游力研究[J].旅游学刊,2008,23(6):18-23 * * 四、研究不足 研究内容:对客源地出游力的研究相对薄弱 研究方法:出游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不够科学,有待进一步完善。 研究案例地:多为全国层面省际尺度与省域内探索市际尺度,缺乏对跨 行政区的经济区域内部差异分析。缺少对中部地区的研究 * * 四、研究不足 由于时间、精力有限加上笔者知识储备的欠缺和研究理论的有限,以及有些相关数据的收集难度较大等问题,构建的指标体系显得不够科学和完善,很多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 黄小林:四川省居民潜在国内出游力地区差异分析 收入水平、消费水平、交通状况和人口状况等对居民潜在出游力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可拓工程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与其他评价方法相比,该方法计算简便,计算结果比较客观,但由于可供选择的关联函数比较少,该体系还不尽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陈超,谢红彬:福建省居民潜在国内出游力的地区差异综合评判 * * 四、研究不足 Stephen L.J.Smith(1983 )、Douglas G.Pearce(1995)、 Myriam Jansen Verbeke (1995)、吴必虎(1997,1999 )等国内外旅游地理学家, 针对旅游个体出游力作了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但针对客源地出游力的研究相对薄弱;部分学者对旅游个体出游力与客源地出游力界定不清, 利用旅游个

文档评论(0)

22666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