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在奋斗中实现理想.ppt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3-3]在奋斗中实现理想

* *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本课知识点 课堂练习 本框重点难点 本课板书 板书: 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 (2)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2.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精神 (1)艰苦奋斗是优秀传统. (2)艰苦奋斗是有志者的精神境界. (3)提倡艰苦奋斗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4)如何去艰苦奋斗? 第一,保持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第二,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第三,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懂得为什么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解理想在一定条 件可以转化为现实的道理。 (2)能力方面 通过学习比较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源于现实,但又比现实高 远,是现实的发展方向;理想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现实。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觉悟方面 通过本框的学习,要认识到在今天仍然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 精神,并在学习、生活中逐渐培养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返回首页 重点难点分析: (1)关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正确看待我国社会的现实,关系到理想的树立。有的同学看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腐败现象,看到我国经济、科学文化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差距,就失去信心;有的同学将理想看成是空洞渺茫的东西,只看到眼前实惠,而忘记自己的历史责任,等等,都与不能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有关。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才能引导同学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并立志为实现共同理想而艰苦奋斗。 (2)关于理想的实现要通过艰苦奋斗,这是本框的又一重点。 引导我们同学消除对艰苦奋斗的误解,树立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的思想作风。 返回首页 梁启超 (1873—1929)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政论家。著名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 人。少时才敏,16岁中举,后入京会试不第,回广州于万木草堂拜师康有为。1895年助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并 参与创办《中外纪闻》。1896年任上海《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等文,较系统地阐述了变法维新理 论,蜚声海内外。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先后编《清议 报》《新民丛报》,鼓吹立宪保皇,但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影响甚大。武昌起义爆发后 回国图谋抢在革命党之前夺权,失败后又提出“虚君共和”主张。1913年成为共和党首领,旋任进步党理事,支 持袁世凯。二次革命后任袁政府司法总长、为袁当选终身总统卖力。1915年拒绝威胁利诱,发表《异哉所谓国 体问题者》,打起反袁复辟帝制旗帜。1916年任肇庆府抚军等职,袁死后,组织“宪法研究会”,为段祺瑞效劳。1917年出任段政府财政总长等职,支持段“武力统一”政策。五四运动后,仍鼓吹改良主义,抵制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1920年后于清华大学研究院等处任教。对北伐战争及工农运动等,颇多攻击。学术上为一代大师,著有《墨子学案》《中国佛教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曾倡导文学改良的“小说界革命”和“诗界革命”, 开白话文风气之先。又提出“史界革命”,批判否定“帝王中心论”。1929年1月病死于北京。辑有《饮冰室合集》。 ? 下一页 孙中山 (1866—1925)中国革命先行者。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曾化名中山樵,故以中山名世。广 东香山(今中山县)人。1892年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行医澳门、广州。1894年上书李鸿章遭拒绝,始志反清。是年11月在檀香山创建兴中会。次年在香港设总会,策划在广州起义。1900年派郑士良等发动惠州(今惠阳)三洲田起义,失败后赴欧美宣传革命、筹建组织等。1905年在东京以兴中会、华兴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团体组成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明确规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政纲,并在《民报》上概括解释为三民主义学说。领导同改良派论战,在全国相继组织多次反清武装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后,12月29日,被17省代表会议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次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职,组织临时政府,主持制订《临时约法》等众多进步法令。因革命党人对袁世凯妥协,4月1日被迫辞去大总统之职。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举为理事长。后受袁蒙蔽担任袁政府铁路督办。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号召兴师讨袁,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1914年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发表宣言,继续组织讨袁斗争。1917年反对段祺瑞毁弃《临时约法》和旧国会,任广州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发动护法运动。因受军阀排挤辞职,居上海著《建国方略》。1919年又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次年回广东。1921年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再举护法旗帜。但因陈炯明叛乱,严重受挫。遂接受苏俄和中国共产党帮助,改组国民党。1924年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提出联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aohua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