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三诏( 中).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兴三诏( 中).doc

汉兴三诏( 中)   《令二千石修职诏》是汉景帝于西汉后元二年,公元前142 年的一道诏书。刘启在位十七年,这是他去世前一年颁布的诏书,全文183 个字。   全文如下: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而能无为非者寡矣。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庙粢盛祭服,为天下先。不受献,减太官,省繇赋,欲天下务农蚕,素有畜积,以备灾害;强毋攘弱,众毋暴寡,老耆以寿终,幼孤得遂长。今岁或不登,民食颇寡,其咎安在?或诈伪为吏,吏以货赂为市,渔夺百姓,侵牟万民。县丞,长吏也,奸法与盗盗,甚无谓也!其令二千石修其职!不事官职耗乱者,丞相以闻,请其罪。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诏书第一个特点,就是守法有为。汉景帝继承了其父汉文帝治国理政的理念,关注民生、与民休息、生活节俭、亲履农桑,寻找施政的误咎,就是行文造句也学汉文帝。古人有种说法,怎样的皇帝才称得上好皇帝?敬天法祖,下视听上,垂衣拱手,没有苛捐杂税,就是好皇帝。汉景帝亦步亦趋在文帝之后,确实少有创新,垂拱无为,但在官吏的治理上,最后他还是很有作为的。司马迁说: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现在的历史学家认为《孝景本纪赞》、《楚元王世家赞》、《匈奴列传赞》等篇皆述此理。汉景帝尽管错诛晁错,但他知错改错,深刻的教训告诫他,法令和任用官员是多么重要。这份诏书就是他垂拱治国十几年有所不为,而又有所为的经验教训的总结。   诏书第二个特点,就是汉景帝接受了晁错的贵粟论。诏书上的开篇第一句,即是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汉代管理农业社会生产的最高官员为大司农。经费的主要收入则为农业人口的田赋、算赋、口赋。所以专制的农业社会,总希望农业人口不断增长,自耕农越多越好,人口越多国家的税赋也越多。在汉景帝看来,汉朝开国之初,他爷爷刘邦乘车不能具钧驷,他父亲刘恒常衣绨衣。对大工商业者重利豪富的伤农行径,他是力主限制、压制的。这是他重农、保农、扶农的开明政策。   诏书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汉景帝具有唯物论的治安观。他在诏书中说:夫饥寒并至,而能无为非者寡矣。为非者即是那些违反法律治安的人。在他看来,百姓若不得温饱,则为非者就不会少,若长期处于饥寒的境地,那秦末农民起义就是举国为非者的大起义!和唐太宗一样,都能以农民起义为戒,以唯物论的观点看待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他们都是统治阶级中的明君,不是一味认为世世代代天?永祚的帝王!   诏书的第四个特点,就是汉景帝清楚认识到封建王朝官吏的重要性。汉景帝敏锐的发现随着农业、工商业迅速发展,官员们或诈伪为吏, 吏以货赂为市, 渔夺百姓, 侵牟万民的现象大量出现。此话的意思是品行奸诈虚伪的人做了官吏,官吏又以贿赂财物而行请托,破坏市场交易,这就像鱼肉百姓,就像蚕食稻根的牟虫!这是一种什么行为呢,汉景帝认为,这就是官吏知法犯法,帮助盗贼去盗窃。应该说汉景帝对贪官污吏的认识是相当深刻、非常到位的。汉景帝即位之初,便有吴楚七国之乱。他当时的态度是软弱和期待妥协了事的。虽然以后吴楚叛乱平息,但是中央集权的安危一直是汉景帝心中挥之不去的阴霾。他看到官吏鱼肉侵牟百姓的恶例一定不少,时间一定不短,为家国社稷的长治久安,他决定整饬吏制,但怎么整饬,何时进行,似乎他犹豫了很长时间,直至他在位的最后一年才下定决心,突破了他垂拱无为的消极一面。   汉景帝决心肃清官场积习,整饬腐败的第一招,也是最后一招就是颁发《令二千石修职诏》。我认为诏书有两点意义,值得今人研究。   第一,知存亡之道,以法治官。   二千石者,是指年俸二千石、月俸百二十斛等级的官员群体。具体讲就是全国各郡的郡守,诸侯国的国相,相当于今天的省部级干部。汉景帝要求他们各修其职,意即每个二千石官员都要明确、坚守、完成自己之职。职的含意很广,如职务,官员是否尽职于朝庭公务;如职权,官员是否越权、擅权,变公权为私权;如职分,犹职责,这是体现官员的忠诚良心所在,诸葛亮的职分观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如职志,职志最原始的意义是旗帜,可引申为职务、职权、职责的最高宗旨和方向,是军中、皇朝极具尊严的象征。旗帜若被敌人获掠则是莫大的耻辱,如果旗帜折损则是莫大的凶兆,如果改旗易帜那将意味着主人、主权的更替。   当刘邦起义,还是沛公的时候,军中掌管旗帜的主官是周昌,即开国时的御史大夫、国相。沛公以周昌为职志。那么周昌掌管的旗帜是什么颜色的呢?汉代文献记载刘邦起义造反时,自认赤帝子,建立的汉朝又称炎汉,炎汉在天命五行中尚红,所以我认为周昌主管的旗帜应是红色。   我想汉景帝要求二千石修其职的诏书,包含的内容涉及到职务、职权、职责、职志诸方面。如果官员不事官职耗乱者,即失职、渎职、内耗、胡作非为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