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北师大 秦汉文学史大纲.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师大 秦汉文学史大纲

第一讲 绪论 第一节 秦代文学的概况 秦朝历时短暂,又实行文化专制,导致文学枯萎,没有多少创作成就可言。 吕不韦招集门客所著的《吕氏春秋》,议论开阔,文采斐然,思想和文化都有融百家于一炉的特点,但它成书于秦灭六国之前,仍属战国散文。 李斯《谏逐客书》,是赞颂秦散文的名篇。 第二节 汉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 汉代木简 ) 汉代经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经学的价值观;第二,经学的阐释方式以及其中体现的思维特征;第三,经学的授受组织及取士方式。 两汉政治与思想文化的变迁。 第三节 两汉文学的地位和成就 文学走向独立 ,出现了 “ 文章 ” 和 “ 文学 ” 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 散文创作继先秦之后又一次出现了繁荣局面。 自汉代以后,乐府诗就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五言诗在汉代也逐渐形成。 第四节 两汉的文学思想 儒家文艺思想:占主导地位。扬雄和班固是代表人物,都曾站在封建正统观念立场上批评屈原、楚辞和司马迁。 司马迁: 《史记 · 屈原贾生列传》赞扬屈原,《报任安书》提出 “发愤著书”说 。 王充:以 “ 疾虚妄 ” , “ 辩然否 ” 的态度,猛烈抨击当时的 “ 华伪之文 ” , “ 虚妄之语 ” ,大力提倡 “ 真美 ” 。 第一节 西汉前期的论说散文 陆贾《新语》:体现儒家文章立言有本、高屋建瓴的特点。 贾山《至言》:借秦为喻,言治乱之道。 贾谊的散文:在汉初成就最高,还带有战国散文重气势、重文采的特点。极力铺陈排比,夸张渲染,文辞生动,节奏铿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过秦论》是一篇总结秦朝灭亡原因的文章。 晁错 《论贵粟疏》 。 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作《淮南子》:气象恢宏,内容宏博,文风闳丽。在思想上兼容并包。显示了西汉道家的文化精神,也带有汉代鼎盛期的时代特征。 司马相如的庙堂之作: 直接为朝廷歌功颂德。 东方朔和司马迁感慨士之不遇、抒写牢骚的作品: 《答客难》,《报任安书》。 董仲舒的经学散文。 抨击时弊的奏议:刘向《论起昌陵疏》 ;谷永。 扬雄《解嘲》和《解难》 。 刘歆《移书让太 常 博士》 与汉代的今古文经学之争。 歌功颂德之文:班固《典引》 。班固还作有赋体文《答宾戏》,模仿《答客难》和《解嘲》,却没有其中的牢骚不平。 自由活泼之文:冯衍《显志赋》, 追求一种自由超脱的精神境界 ;桓谭《新论》, 抨击谶讳和虚妄迷信之说; 王充《论衡》, 对当时流行的迷信、虚妄、庸俗、僵化的思想观点和社会风气作了全面的批判,带有强烈的求实精神、怀疑批判精神以及孤傲反俗的色彩。 批判性文章:王符《潜夫论》,崔寔《政论》,仲长统《昌言》 。 老庄色彩而充满艺术情趣的散文:延笃《与李文德书》。 骈文的体式日臻成熟。第三讲 司马迁和《史记》 第一节 司马迁的生平和《史记》的创作 司马迁的时代。 ( 陕西韩城司马迁祠 ) 司马迁的家世。 司马迁的家学与司马谈。 司马迁与李陵之祸。 司马迁发愤著《史记》;《报任安书》。 第二节 《史记》的体例和内容 《史记》的体例:本纪是全书的纲,它以王朝和帝王的更替为线索,按年代记载各个时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世家记载有爵位封地,世代相传的家族的历史。列传是各种人物传记。表按年月顺序,提纲挈领地列举历史大事。书分门别类地记载典章制度的发展变化。 ( 宋代淳熙八年耿秉刻本《史记集解》 ) 《史记》的内容:以 “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为目的;重视经济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维护国家的统一;主张德治仁政,反对暴政;体现了独立思考与大胆实录的精神。 第三节 《史记》的文学成就及影响 《史记》的文学成就:第一,善于利用人物自身的语言、行动特征以及激烈紧张的矛盾冲突,来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第二,叙事精采生动;第三,有不少富于戏剧性的场面描写;第四,语言是在当时口语的基础上创造而成,既平易朴素,又丰富多彩、准确生动。 《史记》的影响:融注了司马迁的审美理想,带有汉武帝时期散文的其本特征。为后代的传记文学树立了光辉典范,成了后代散文家学习写作的圭臬。 第四讲 《汉书》和东汉史传散文 第一节 班固的生平和汉书的内容 班固生平及作品。 《汉书》的内容: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事上起汉高祖元年(公元前 206 年),下到王莽地皇四年(公元 23 年),共二百二十九年。《汉书》表现出与《史记》不同的思想特征,更多站在朝廷立场上来记载历史、评判是非。 ( 北宋刻递修本《汉书》 ) 《汉书》的体制:基本上承袭了《史记》,但又有所改变。首先是取消了 “ 世家 ” ,把它们并入 “ 列传 ” 。其次是根据以大汉王朝为正统的思想,整齐了体例。另外,《汉书》改《史记》中的 “ 书 ” 为 “

文档评论(0)

caohua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