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教案設计.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花教案設计

青花教案设计 山城区第九小学郭保琴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认识中国的青花瓷艺,体会作者对文中所写青花瓷艺人的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精神的热烈赞颂之情。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4.帮助学生认识本课生字新词,会写“鬓、访”等7个生字;理解“两鬓斑白、锲而不舍、纷至沓来、迷惘、茅塞顿开”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是怎样寻找制作青花的祖传配方的。理解“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这句话。了解“我”的努力,读懂父亲的表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青花瓷的多媒体电脑课件和文字材料、图片、歌曲等。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关于青花瓷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青花瓷》,同时欣赏青花瓷图片。这首别致的歌曲,赞美的是——青花瓷。 2、了解瓷器的起源。 3、了解青花瓷。 4、介绍青花。(青花,一种白地蓝花瓷器的名称。其瓷,胎骨滑腻,晶莹柔润;其花,清新明丽,幽静雅致;其釉,光亮洁净,白中泛青;其色,青翠欲滴,永久不褪。青花瓷一向被誉为人间瑰宝,居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首。) 5、了解青花的价值。 二、检查预习,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学习生字。 两鬓斑白 探访 锲而不舍 嬉戏 纷至沓来 迷惘 窥破 瑕疵 昭示 弥补 毛坯 教师指导:“鬓”是上下结构,写时上下要紧凑。“锲”右半部记忆时,这样去记:“丰+刀+大”。“惘”右半部是“同”字框,不要写成“门”字框。 2、理解词语: 两鬓斑白:两耳边的头发已经花白了。 锲而不舍:锲,刻;舍,放弃,停止。镂刻不停息,比喻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纷至沓来:纷,众多;沓,重复。接连不断地到来。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茅塞顿开:茅塞,被茅草塞住;顿,顿时,立刻。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塞住一样,现在一下子打开了。比喻突然一下子明白了。 3、他快速阅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 物?记叙们什么事?(文中讲的是一位“以青花为业,以青花为荣”的父亲,为了让儿子承接他的瓷艺,交给儿子一尊残缺的青花瓶,让儿子去寻找那片残缺的青花。儿子苦苦寻觅,经受住了父亲的考验,终于获得了制作青花的祖传配方故事。) 三、整体感知课文。 1、给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1—4自然段) 默默企盼,父亲要儿子寻找残缺青花。这是故事的前因,写得比较简洁。 第二部分(5—16自然段) 苦苦寻觅,儿子终于得到祖传配方。这是故事的结果,写得很详细。 2、找出文中的过渡段,并说出承上写了什么?启下又写了些什么?(什么样的瓷片才配得上这样的青花?什么样的青花才是完美的?我开始了苦苦的寻觅。) 四、细读品悟。 (一)研读“默默期盼” 学习1-4自然段。 (1)思考: 1.父亲是一个怎样的瓷艺人?(用原文回答) 2.他教我瓷艺,为什么不传配方给我?(用原文回答) 3.后来,父亲为什么又郑重其事地把一尊残缺青花交给我?(用自己的话回答) (2)细读感悟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外貌的句子,理解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动作:父亲郑重其事地交给我一尊青花瓷瓶。 (“郑重其事”描写了父亲的神态,“交给”描写了父亲的动作,说明父亲做这件事情时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外貌神态:两鬓斑白的他望着我,眼神中充满了企盼,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沉默。 (“两鬓斑白”是外貌描写,写出了父亲已经上了年纪。“企盼和沉默”是神态描写,写出了父亲对我传承瓷艺寄托着厚望,并有着自己的良苦用心。) 语言:父亲说:“你应该去寻找那片残缺的青花,找到了也就得到我的配方了。”(这句话描写了了父亲的语言,点明了父亲的心愿。) (父亲对儿子承接瓷艺寄托着厚望,并有着自己的良苦用心。作为瓷艺人,父亲知道单单言语的表达,是无法让儿子学到制作青花的配方的,只有让“我”在实践中领悟才是最佳的办法。 (二)研读“苦苦寻觅” 默读5—16自然段。 (1)思考:“我”苦苦寻觅青花的祖传秘方,主要经历了那几个阶段?(寻找 —复制—创作) (2)交流寻找 、复制、创作三个阶段中的重点句子,并体会其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寻找: ◆ 我如饥似渴地翻阅关于青花的书籍,渴望能在艺术的海洋中探访到那片青花。 (“如饥似渴”说明“我”的热情很高。这句话写出了“我”先从书籍中探访青花。) ◆ 看完了书,我又在古窑的碎片中寻找青花。 (再写“我”在古窑的碎片中寻找青花。) ◆ 我锲而不舍地翻寻着历史的遗迹,终于找到一片完全吻合的青花。 (“锲而不舍”

文档评论(0)

dbt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