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在丹青里的“橄榄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淌在丹青里的“橄榄绿”.doc

流淌在丹青里的“橄榄绿”   她,拥有诸多头衔: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江苏美协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大学特聘教授……然而,她最中意的却是曾经的“战士”称谓。   今天,我们带您走近画家喻慧,一起感受――   见到喻慧,她开口的第一句话竟是:“你们怎么没穿军装啊?”一个简单的疑问,拉近了我们彼此间的距离。我们落座,简单几句寒暄后,话题便又扯到我们的07式军装,她从款式、质地和颜色狠狠地赞美了一番,我们真切感受到她对军营生活的眷恋。   喻慧16岁便穿上军装成为解放军中的一员,在总参某通信站担任报务员工作。“看似不起眼的三年军旅生涯,正值我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对我人生影响蛮大的。”谈及军旅生活,她感慨颇深。也正是这三年的军旅锻造,练就了她执着坚守、耐心细致的品质,对她之后的艺术人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坚守,30年如一日痴情国画   喻慧19岁退伍后投身绘画园地。作为一个年轻新潮的女性,如何才能在充斥着功利、浮躁的社会环境中远离喧嚣,淡泊名利?   熟悉喻慧的人都知道,她的治学求艺,经历了艰难崎岖、风风雨雨,但她始终保持着战士勇往直前、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毅力。   绘画是一项孤独、枯燥的劳动,特别是那些在艺术道路上爬坡的人,尤为艰难。1987年夏天,喻慧创作写生作品《梧桐》,一连画了五天,终于将10多片梧桐树叶,重叠地画在了一起,作品完成之后,她却不满意。之后,她又细细观察夏日院子里的梧桐树,重新布局构图,又画了一张。一周后作品挂出来,还是不尽如人意。她不服输,认真研究琢磨,反复构思,一个月之后第三次动笔创作,但还是事与愿违。三次跌倒在一片树叶上,这对喻慧是一次不小的打击,她回忆说,那种痛苦、无奈,无以言表,都感觉自己无路可走了。   即使这样,喻慧始终没有放弃。经过反复揣摩,她终于明白:单纯写生的绘画,不过是“照相式”的复制。真正的艺术,是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造。   今天,仔细端详喻慧的获奖作品《掠影》,在简单的“石+鸟”的构图中,太湖石已不再是一块石头,而成为一个造型符号。石的坚硬质地和美丽纹理被细腻地描绘出来,在整体的画面感觉中,它摆脱了自然的物质性,而被赋予了生命感。太湖石和鸟的组合中不夹杂别的陪衬,寂静和优雅间显露出一股雍容和温润之气,造就了静默朴雅的风格。她的一石一鸟,表达了她对生命的礼赞,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性的坚贞。   上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上刮起“出国风”。喻慧的好几个亲戚都在美国,频频向她抛出“橄榄枝”。但喻慧都拒绝了,因为她清楚,自己钟爱的是中国画,只有在祖国这块沃土上,才能更加茁壮成长。   向上,保留心中的那盏“明灯”   喻慧的军旅生涯虽然仅有短暂的三年时光,但她说,是部队的大环境给了她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阳光心态,让她受益终生。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工笔画透露着悲观与质疑的情绪,甚至有“颓废”倾向。这种“灰色”色调具有很强的蔓延力,几乎所有的国画作品都能发现这种情绪的影子。喻慧也“从众”地在作品中显现着这样一种色彩:在工笔花鸟画中特地加深底色,在背景中加重阴影,故意给人一种悲情的错觉。   谈到那几年的一些作品,喻慧说,当时画画非常认真,每张画画好之后,总是细细端详,发现还是不满意,其实是心灵深处不喜欢这种暗淡。   从这之后,喻慧的工笔花鸟画愈发自然清新,阳光明快。仔细浏览这段时间喻慧的创作,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感觉。在《正午》《春分》里,她画了一批欣然的绿;在《野花遍地》上,她让对比的颜色谐调在一个画面,底色上有暖红与冷绿的衔接,还浸透着石青与土黄的谐和;在《醉秋风》里,她又尝试用粉加颜色调出的灰色调,来统一画面,让背景和物体渐渐模糊,这种朦胧而温暖的感觉、细微的色差,非常适合盛开的花朵。《海棠》《玉兰花开》也都是这样,如同清水出芙蓉的美感。   优秀的作品,总让人爱不释手。早在1986年,就有人购买喻慧的画了,但这么多年,她的经济头脑始终不见长进。“金钱让一个画家自信,但金钱也可能毁了一个画家”,对于国画市场,她有自己的认识,“市场接受自己的画,能让我很自信,尤其是可以让自己在经济上独立。但是,我不会完全迎合市场的需求,做那些为了挣钱而重复自己机械劳动的事,这样对我技艺提升是不利的。”   对于喻慧来说,单纯为了钱,但时间浪费了,创作停滞不前,这是可怕的。2005年,喻慧的石头画市场很好,画廊里的画卖完了,很多人就上门求购。喻慧画到最后,竟然哇哇大哭起来。她觉得自己“透支”了。喻慧内心纯真,说得也真诚:“这两年‘金融危机’了,但我舒服得很,全身心投入我的艺术中去了。”   即使年过半百,喻慧还在不断进取。喻慧正在做一个宏大的创作计划,她要画一本《本草纲目》插图。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华医学的瑰宝,但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