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月文化与诗人情愫
论“月文化”与诗人情愫
天上的圆月,地上的月饼,人间的团圆,这三个圆构成了天、地、人的连环关系,其中月亮是中心环节。人们早就把月亮纳入中国文化的源流。古人说,三光者,日月星;三才者,天地人。在中国诗词中,“月”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审美意象。不说那诗人之众、诗作之巨、流派之多,单是那和谐的韵律、严整的对句间所凝聚的世间万种风情就会令人流连忘返。 皓月当空,长风拂面乃自然界之一物像,然一经诗人的生花妙笔缀入,便融入了人的情感因素,而成为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明月之诗”。由此,在诗人笔下月亮就成为一个包括相思在内的多重意象。有月下徘徊、月下孤独的生命漂泊之感,有月下相思、月下怀人的缠绵悱恻之情,悠闲自在、高洁的情怀,有仰望宇宙天人合一的时空永恒之理。 月亮,作为一种意象源远流长。人们根据月亮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出现的各种变幻,赋予月亮千种情怀。“明月之诗”,这是一种文学现象,但其内蕴的丰富又超过了一般文学现象而具有独特的价值定向。它不是一个文学流派,但其影响之大,却是任何一个文学流派都难以比拟的。 本文主要从借月寄托思念之情、借月表现诗人的寂寞与孤独、借月表达志向的高洁、由月引发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喟叹、对月感怀的历史沉思等几方面来阐释由诗中的“月”意象透视出的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 (一) 悠悠苍天,月亮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就写出了明月永伴无穷尽的代代人生的邈远意境,那周而复始地盈亏圆缺的明月,在历代不同诗人笔下,是那样地充注灵性和神奇魅人。辛弃疾《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月光如金波流溢,月轮如飞镜横空,这是多么优美的画面!同样的月光在张孝祥的笔下则银辉闪烁,照澈诗人的心灵世界与宇宙万物:“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在这里,诗人冰晶玉洁的情怀与开阔壮丽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有的诗人还常用水(“月光如水水如天”)、用练(“月华如练”、‘铁门关西月如练”),用霜(“空里流霜不觉飞”、“月照平沙夏夜霜”),用银(“天上月,遥望是一团银”)来形容月光、月色,自然而贴切地创造了许多不同的优美意境。更妙的是有的诗人不直接写天上的月,而是把镜头转到湖面上:“月点波心一颗珠”(白居易,《春题湖上》);或转到酒杯中:“山城酒薄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苏东坡《月夜与客饮杏花下)。前者尚属白描,后者则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苏东坡还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其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这几句全是议论,把真挚的情感、美好的愿望、人生的哲理和自然的规律包蕴其中。而李贺所写的“蟾蜍碾玉挂明弓”(《春怀引》)一句则是将飞腾的想象,瑰丽的神话与客观的景色自然地铸为一炉。这些咏月佳句,使人既能得到美的感受,又能得到哲理的启迪。陆游的《长相思·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一词,把月亮写得格外有情:“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诗人听说前方作战形势有利,饮酒高歌,与月儿一道憧憬胜利,盼望凯旋,乐观的情绪溢于笔端。再看唐朝诗人张泌的“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同样是多情的月,表达的感情却与陆游的词相反,深深地衬托出离别人的怨恨和感伤。 为什么月亮会如此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呢? 月亮夜行于天,明而有光,普照大地,时圆时缺,缺而复圆,盈亏更替,周而复始。古人写诗填词,常把月亮作为描写对象,描写月华之美,抒发内心感情。他们写月亮多不直呼,而是借助神话传说、形状、亮度,或用借代、比喻,给予种种美好的别称。于是产生了一系列比喻性的别称,还派生出许多生词:兔轮、兔魄、桂轮、桂魄、圆舒、圆蟾、娥轮、镜轮、蟾轮、蟾盘、蟾魄、蟾钩等等,月亮的许多别称,都来源于一些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 如玉兔捣药——“兔”字系列别称。 传说月亮上有玉兔在长年累月的捣药,由此产生了月亮的“兔”字系列别称——玉兔、白兔、银兔、冰兔、金兔、玄兔、卧兔、兔影、兔辉、兔月、月兔……玉兔捣药用的“玉杵”也成了月亮的别称。“玉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李绅《奉酬乐天立秋日有怀见寄》)“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卢照邻《江中望月》) 吴刚伐桂——“桂”字系列别称。 传说月中有桂花树,任凭吴刚砍伐却永远不倒。由此,又产生了月亮的“桂”字系列别称:桂、丹桂、月桂、桂月、桂宫、桂窟、桂丛、桂影、桂晖、桂魄……“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张正见《薄帷鉴明月》)“桂月危悬,风泉虚韵。”(庾信《终南山义谷铭》)“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念奴娇·中秋》)“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沈约《登台望秋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