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北魏的汉化进程及其反复.doc
试论北魏的汉化进程及其反复
摘 要:建立北魏的拓跋是鲜卑中最落后的、最晚接触到中原文化的一支,同时拓跋鲜卑又是最晚进入中原的北方民族,鲜卑政权要适应以汉族为主体的环境,就必须学习借鉴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人民的文化,因此走上了汉化道路。本文整理了北魏统治者的具体汉化措施及其反复,以期对北魏的汉化进程进行梳理。
关键词:北魏 汉化 反复
拓跋原为鲜卑一支,后来逐渐强盛起来。公元386年,拓跋?即代王位,同年又改国号魏,北魏建国。鲜卑是北方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中最落后的民族,而拓跋又是鲜卑中最落后的、最晚接触到中原文化的一支,同时拓跋鲜卑又是最晚进入中原的北方民族,拓跋所处的环境是与北方语言、习性不同的以汉族为主体的环境。
一、北魏前期的汉化
北魏前期的民族矛盾是比较尖锐的,但道武帝拓跋硅和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时的部分政策在客观上促进了鲜卑的汉化,缓和了民族矛盾。
(一)道武帝时期的汉化举措。道武帝拓跋?一即帝位,就和大臣们反复讨论,决定“国家继黄帝之后,宜为土德”,于是“祀天之礼用周典”[1](P2734)。这样就在德运上与中原传统文化接轨,更能获得中原上层人物的认同。拓跋?还充分认识到中原文化的重要性,尤其是重视儒学。拓跋?建都平城后,“便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人。天兴二年(399年)春,增国子太学生员至三千。”[2]并任命汉世家大族、清河东武城人崔逞为尚书,“使录三十六曹”[3],其主要目的是想改变鲜卑族的边塞形象,树立中原正统统治者的新形象。
(二)太武帝时期的汉化措施。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时,曾“偃武修文”,而提倡儒学。拓跋焘早前虽有“后文先武”的战略思想,但他在崇尚武力的阶段中,逐步意识到了“文”对其政权巩固的重要性,因此其思想很快发生了变化。拓跋焘曾下诏重用范阳卢玄、博陵崔绰等汉族世家大族,这一阶段是北魏历史上一次任用汉人最多的阶段。公元426年,拓跋焘建立太学,以此来祭祀孔子。[4](P71)孔子是儒家文化的象征,这样祭祀孔子的做法表明了拓跋统治阶级开始用儒家思想和汉族文化治理国家。
二、北魏中期孝文帝的汉化改革
孝文帝亲政时,北魏的民族矛盾已十分突出,并且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纠缠在一起,危及北魏政权的统治,同时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存在胡汉杂糅的这一现象,而且鲜卑适合游牧生活的方式和习俗仍然没有改变,与封建经济的中原社会生活不能相互适应。孝文帝为维持鲜卑的统治,大举实行了一系列全面的汉化政策。
(一)迁都洛阳。这时的鲜卑已经开始走上农耕之路,平城的自然环境不如洛阳更适宜发展农耕。
(二)禁用鲜卑语。迁都洛阳以后,孝文帝即下令在鲜卑官员中禁说鲜卑语,改说汉语。陈寅恪先生认为,在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中,禁用鲜卑语是最重要的一项措施。孝文帝为了加速鲜卑汉化,将改用汉语同鲜卑官员升迁的利益联系起来,这一举动不仅表明了他的改革决心,也表明这项改革措施具有强制性特点。
(三)禁胡服。孝文帝在太和十八年(公元534年)“革衣服之制”。王仲荦先生说:“服饰的改革,固然由塞上生活方式转入关内地主生活方式这点来决定的,但是孝文帝的主观动机,无非是想通过衣冠礼乐方面改革,说明北魏王朝是华夏正统文化的继承者。”[9]因此可以看出,孝文帝禁胡服的另一个原因是想以消灭两个民族在服饰上相异的痕迹来削弱汉族人民对入主中原的鲜卑族的仇视,从而利于北魏政权的统治。
(四)改鲜卑复姓为汉族单姓。将拓拔?以来鲜卑的八大著姓,全都改为汉姓。北魏初期所统118氏原来是复姓,全部改为单姓。
(五)胡汉联姻。迁都后,孝文帝大力推行胡汉联姻,以此来加强鲜卑族与汉族的联系和感情,更促使了鲜卑人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从而获得汉人的支持。孝文帝非常重视联姻,希望以此来结交高门以此来推动鲜卑贵族汉化的进程, 获得汉族高姓的支持。
(六)改官制。北魏初年的官吏名称是汉鲜杂用的,尤其以鲜卑语的官名为多。为了使北魏统治与中原文化接轨,孝文帝对官制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废除了用鲜卑语称呼的官名。
孝文帝的汉化改革通过多种切合实际的政策,使汉文化在国家行政力量的干预下渐渐主导了鲜卑族社会,作为汉文化传统的儒家思想由此也在鲜卑族社会中生根发芽,大大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三、北魏后期战乱的反汉化影响
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使鲜卑贵族和汉族世家大族结合,创造了北魏历史上的辉煌时代。但是这几十年的汉化成果,却在魏末动乱中遭到了惨重的打击。
正光四年(公元523年),撼动北魏统治的六镇起义爆发。起义者大多是六镇兵民,其首领如破六韩拔陵、葛荣、韩楼、鲜于修礼和杜洛周都是鲜卑人或已经鲜卑化了的外族人。他们不但攻击胡汉士族,也大肆屠杀汉族百姓,使得汉族与鲜卑之间的民族矛盾变得十分尖锐,阻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试析“鸡蛋”的象征意义.doc
- 试析《喧哗与骚动》中的水意象.doc
- 试析《大地的女儿》对女性解放认识的深化.doc
- 试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探究.doc
- 试析企业财务中固定资产管理.doc
- 试析元话语的语篇功能与人际功能.doc
- 试析关联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运用.doc
- 试析原型理论词典效应的延伸及应用.doc
- 试析声乐教学中的呼吸训练.doc
- 试析如何完善产品质量监督制度.doc
- 2025及未来5年电子清纱器刀片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年气锯锯条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10年软木墙板项目投资价值市场数据分析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10年塑变送壳项目投资价值市场数据分析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10年逆向反光材料项目投资价值市场数据分析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年后滑板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年抽湿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年电话机微控制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10年织物粘合剂项目投资价值市场数据分析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10年特级高光防水相纸项目投资价值市场数据分析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