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重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本体感觉源性病因 呈假性眩晕特点,多为头晕,闭眼加重(失去视觉代偿),睁眼减轻或消失(与眼源性眩晕相反)。伴有肢体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明显深感觉障碍。 常见于脊髓后索或周围感觉神经病变。 周围感觉神经病变 脊髓后索病变 (五)先天源性病因 如颅底凹陷症和Arnold-Chiari畸形等,可压迫小脑和脑干、基底动脉等结构,出现眩晕等症状和体征,其中以步态不稳和垂直性眼震为特点。 颅底凹陷症 Arnold-Chiari畸形 (小脑扁桃体下疝) (六)其它躯体病源性病因 多仅有头晕或站立不稳,多无外物和自身旋转、晃动感,持续时间常较短,常伴有相应躯体疾病表现。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低血压病、颈动脉窦反射过敏综合征、多动脉炎等。 内分泌及代谢病:高脂血症、糖尿病、低血糖、围绝经期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嗜铬细胞瘤伴发的高血压等。 血液病:如红细胞增多症、高粘血症、高渗或低渗血症、贫血等。严重缺氧症。 反射性眩晕:如胆囊炎、结肠炎。 (七)神经源性病因 常仅表现为头重头昏、头脑不清醒和轻微站立不稳,无外物或自身旋转、晃动感,其症状实质是头昏而非眩晕。 常伴有其他神经症症状,且无明确的神经系统器质性受损体征。 五 眩晕的治疗概述 (一)急性发作期的处理 1 一般处理:卧床、休息、减少和避免头颈部的活动和声、光刺激。 2 适当控制水和盐的摄入,以免内耳迷路和前庭核水肿。 3 排除严重器质性病变后,眩晕剧烈者,可立即选用异丙嗪(50mg)、安定(10mg)、苯巴比妥(0.1g)肌肉注射。一般多能立即入睡数小时,醒后症状多消失。醒后如仍有眩晕者,可重复上述药物1-2次,以尽快控制眩晕发作。剧烈呕吐者,胃复安(10mg)肌肉注射。 4 选用异丙嗪(25mg)、安定(2.5mg)、倍他司汀(6mg)一日2—3次口服直至眩晕消失。 (二)间歇期的处理 1 病因处理:根据病史、查体和专科(如神经耳科、内科、神经放射科、神经外科)会诊结果,病因明确者应进行手法、药物、手术病因治疗。 (1)特殊的手法 Epley耳石复位手法:用于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国外已经开发出耳石复位器械(Epley Omniax? )。 (二)间歇期的处理 (2)内科药物针对病因治疗 脱水剂:甘露醇脱水减轻内耳迷路水肿,用于梅尼埃病、莱莫瓦耶综合征等;用于小脑、脑干梗死或出血。 微循环改善药物:如倍他司汀、氟桂利嗪、二氢麦角碱等改善耳蜗血管痉挛用于梅尼埃病、内耳动脉缺血。 抗生素:用于迷路周围炎、局限性迷路炎、弥漫性浆液性/化脓性迷路炎、小脑脑桥角脑膜炎,积极早期控制感染。 抗病毒药物:病毒性迷路炎、前庭神经元炎。 (二)间歇期的处理 (2)内科药物针对病因治疗 糖皮质激素:免疫性前庭神经元炎、脑干炎、小脑炎等。 溶栓和抗栓药物:如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等 用于缺血性迷路卒中、小脑后下动脉闭塞、小脑梗死。 神经保护剂和康复剂:维生素B1、B12、VC、ATP、辅酶 A、辅酶Q10、胞二磷胆碱、GM-1等。 (二)间歇期的处理 (3)手术针对病因治疗 迷路摘除术:已确诊一侧内耳迷路疾病,听力已近丧 失,且经药物治疗仍长期眩晕发作,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者。 前庭神经切断术:上述表现患者,听力尚佳者。 乳突切除术:与中耳和乳突感染相关的迷路炎。 肿瘤切除术:脑干、小脑、小脑桥脑角、颞叶肿瘤等占位性病变。 (三)眩晕的预防 1加强科普宣教工作:对眩晕的预防应从妊娠妇女、胎儿和婴幼儿抓起,直至终生不懈,象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前庭平衡功能。 加强对眩晕致病危险因素的管理:如早期防治对内耳迷路有损伤的感染、中毒、空气震荡伤、噪音伤、医源性损伤。 * * * 1梅尼埃病 约占眩晕的5.9%。 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导致膜迷路积水,压迫和刺激前庭神经末梢而产生眩晕等前庭症状;压迫和刺激耳蜗神经末梢则产生耳鸣、耳聋和耳闷等耳蜗症状。 具有突发性、反复性特点,多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发作后或睡醒后症状迅速消失。 耳蜗 耳蜗神经 前庭部分 前庭神经 内耳膜迷路及前庭耳蜗神经 诊断要点: 1、反复发作性眩晕,持续约20分钟至数小时,至少2次以上,常伴有平衡障碍、恶心、呕吐和自发性眼震,但无意识障碍; 2、间歇性或持续性病侧耳鸣和渐进性神经性耳聋; 3、病侧耳内胀闷感; 4、半规管功能检查早期正常,后期降低;甘油试验阳性。 2 Lermoyez(莱莫瓦耶)综合征 耳蜗、半规管、前庭的内淋巴相通。联合管调节蜗管和球囊间的内淋巴压。 联合管受阻:蜗管内内淋巴压升高,出现耳鸣、耳聋耳蜗症状。蜗管内淋巴压力继续升

文档评论(0)

66699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