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pt)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

情绪的发展 青少年早期(10-14岁): 部分时由于荷尔蒙变化的原因,他们经常出现情绪波动; 细致的情绪调节(如,为了向同伴显示“冷静”,隐藏对好成绩的喜悦); 专注于外表(常常反映在衣服、行为等方面的一致); 冒险行为、结伴行为增加。 青少年后期(14-18岁): 寻求建立与同性和异性同伴的亲密关系; 受一些认同问题的困扰:我是谁,我相信什么,我怎样适应社会? 情绪发展对学习者分析的启示 当学生希望分享他们关注的事情或焦虑,教师要善于倾听,在教学设计时要设计倾听学生解释的环节; 要帮助学生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与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看法一致;建议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多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为学生设计能开展合作学习的活动; 为学生设计能探究不同观点的机会。 2.学习风格 卡勃等人研究发现,儿童的学习风格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听觉型、视觉型、肢体-动觉型; 听觉型: 善于分析思维; 通过听觉途径学习,善于进行逻辑、分析和序列思维。他们非常是和学习典型的学校功课,如分析声音和数字、分步骤完成指令和“做正确的事情”。他们的学习需要在典型的课堂教学中就能得到满足,所以他们通常被认为是“好学生”。 视觉型和肢体-动觉型: 善于整体思维; 如果没有看到所学内容的整体框架,他们的思维就会缺乏逻辑性、分析性和条理性。他们能学会逻辑、分析和序列的思维方式,但前提是他们必须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倒推方式来工作。他们必须在有意义的背景下学习新的内容。他们的思维方式非常散漫,经常在班级讨论中沉浸在发散思维中,而且常常对正在学习的主题进行创造性的、不同寻常的联想。当教师点名回答问题时,他们常说的答案似乎和主题没有任何关系。然而,如果教师停下来追问,让他们解释一下所说的意思时,他们也能使大家明白他们独特的联想方式。 来自学习风格分析的启示 设计多元的教学活动,适应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的学习特性。 如对于视觉型和肢体-动觉型的学生,特别需要设计对话环节和参与环节。 3.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motivation to learn)是指引起学生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导致该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目标的内在心理历程。 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分析 凯勒提出了ARCS模式(即注意、相关、自信、满意): 注意:在学习的开始阶段要抓住学习者的兴趣,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这种兴趣。 相关:指掌握教学目标对学习者个人而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 自信:与学习者成功的期望有关。 满意:来自行为目标的完成。 根据凯勒关于学习动机的思想,在教学设计中要关注: 第一,注意的分析。包括确定学习者对学科内容的兴趣,确定学习需要能否唤起学习者的好奇心。 第二,相关的分析。主要包括对学习者的个人和职业目标之间的关系的分析,以及在教学中需要如何来加强这种关系。 第三,自信的分析。主要分析在相似情境中学习者过去的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以及教学中需要如何提高学习者成功的期望。 第四,满意的分析。这个阶段要对学习者的成就需要进行分析,是否为这些需要提供适当的外部和内部的奖赏。 学习者分析的结果 综合学习者的学习起点水平分析、心理发展水平分析、学习风格分析、学习动机分析,可以将学习者分析的结果综合如下,以《丑小鸭》一文为例: 学生是在初中一年级下学期学习《丑小鸭》一文的,多数学生的实际年龄为13周岁左右,该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主要表现为:……。学习该文之前,学生已经阅读过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丑小鸭》,……。从以前的课堂观察看,我班学生的学习风格呈……的分布。学生的学习动机(分别从学习兴趣、学习的相关性、自信心、满意度中的若干方面加以分析) 第2讲 教学设计的 前期分析 王丽华 lily0579@163.com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让我们共同走进 学习需要分析 1 学习者分析 3 学习任务分析 2 《丑小鸭》学习需要分析 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执教两个平行班,当她完成第一个班的教学后,进行了如下的反思: 一篇家喻户晓且学生小学就已学过的课文让学生复述早已熟烂于心的情节有多少意义?编者们再一次把《丑小鸭》选入初中教材仅仅为了学生再次明白逆境中奋斗的重要性吗?难道说《丑小鸭》潜在的内涵仅止于此吗?一连串的拷问,让我顿悟,我的课堂少了解读的“厚度”。同样作品,每个年龄段解读各自不同,中学生的解读怎能仅停留于小学水平呢? 于是,我再次审视文本,甚至搬出搁置已久的《安徒生传记》,我还从学生那儿了解到他们虽读过《丑小鸭》,但对安徒生成长经历知之甚少,而要真正解读自传体童话《丑小鸭》,我认为全凭一点印象肯定不行,只有阅读与文本构成关系的其他文本,参考其他阅读者的意见,才能帮助我们获得比较理想的意义,才有读懂作者思想的可能。我暗下决心,重新设计教学。 (一)学习需要分析 基本概念: 学

文档评论(0)

jizi633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