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卷)期末综考试
朗洞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综合考试卷(A卷)
七 年 级 历 史 科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曾经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骨山山洞里的远古人类是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山顶洞人 ④半坡人
A、① B、② C、②③ D、③④
2、下列农作物中哪些是我国最早种植的
①水稻②玉米③粟④花生⑤蔬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3、我们知道中华民族的祖先是黄帝,主要依据是
A、传说 B、考古 C、想象 D、推理
4、你认为“公天下”到“家天下”是
A、历史的倒退 B、不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
C、历史的进步 D、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符合
5、“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6、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7、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因素,最主要原因在于
A、管仲改革壮大了齐国的力量 B、以“尊王攘夷”为号召
C、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 D、齐国经济富庶
8、春秋史书中有“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的记载。其中“牺”批
A、牛 B、羊 C、猪 D、水果类
9、二王庙大殿有一幅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这里的二王指
A、扁鹊父子 B、商鞅 C、李冰父子 D、秦孝公
10、“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出现的决定因素是
A、封建制度的建立 B、社会急剧变化
C、奴隶主贵族的文化政策 D、各学派阶级立场的差别
1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诗中所赞颂的秦王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A、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B、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统一了文字 D、统一了货币、度量衡
1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尽吞吴”。此对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A、春秋和战国 B、秦和春秋 C、战国和三国 D、秦初和三国
13、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的“上”指的是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唐太宗
14、西汉和东汉在民族关系方面相同的是
①派兵出击匈奴 ②派人出使西域 ③设置西域都护 ④同大秦直接交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墨子东游列国带了三大车竹简,出行不便,导致这一情况发生根本变化的发明是
A、丝织技术且 B、活字印刷术 C、雕版印刷术 D、造纸术
16、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17、曹操在封建集团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上优势的原因是
A、挟天子以令诸侯 B、招贤纳士,实行屯田
C、奖励农耕 D、官渡之战,打败袁绍
18、下列政权,以洛阳为都城的是
①东汉 ②曹魏 ③北魏 ④西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温暖湿润 B、北方人南迁 C、土地肥沃 D、适宜种植水稻
20、要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物产、矿藏、风光等情况可以阅读
A、《论语》 B、《齐民要术》 C、《三国志》 D、《水经注》
二、非选题(共60分)
1、读图填史(右图)(5分)
、这是一种什么制度?西周为什么实行这种制度?(2分)
、西周实施这种制度后,出现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3分)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