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必修三(4-3)资料.doc

2016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必修三(4-3)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4-3) 地理试题(必修三) 命题:tangzhixin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读图,完成第1~2题。  注:港澳台暂未统计在内 中国“新三大地带”划分图 1.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以下不属于区域划分的自然因素指标的是(  )。                  A.气候 B.地形 C.洋流 D.植被 2.制约远西部地带发展最重要的原因是(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解析:第1题,洋流与陆地区域划分无关。第2题,远西部地带资源、能源充足,但经济落后,资金、技术、人才匮乏,制约着其发展。 答案:1.C 2.A 沼泽是在多水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的自然综合体,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新中国成立后,“北大荒”由湿地变成“北大仓”,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根据相关知识,完成第3~4题。 3.下列有关三江平原的正确叙述是(  )。 A.粮食单产高,但商品率较低 B.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 C.纬度高,气温低,多为一年两熟 D.尚未开发的沼泽性荒原适宜建立自然保护区 4.沼泽遭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有(  )。 A.沼泽化、盐碱化面积扩大 B.酸雨加重,土地荒漠化加剧 C.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上升 D.气候恶化,生态环境破坏 解析:第3题,三江平原纬度较高,粮食作物主要为春小麦,一年一熟,单产较低,但人均粮食产量大,商品率较高。第4题,沼泽有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的功能,一旦破坏,会使局部气候趋于恶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应当加以保护。 答案:3.D 4.D 红树林是一种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中。读非洲红树林分布图,完成第5~6题。 5.红树林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缺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光照 C.距海远近 D.洋流 6.下列不属于红树林生态效益的是(  )。 A.防风消浪,固岸护堤 B.海陆栖息生物的天堂 C.改良土壤,沧海桑田 D.净化海水,减少赤潮 解析: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有寒流流经,受寒流影响,红树林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缺失。红树林的生态效益是防风消浪,固岸护堤;海陆栖息生物的天堂;净化海水,减少赤潮。 答案:5.D 6.C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第7~8题。 7.关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B.气候冬冷夏热,降雨稀少 C.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D.河流多为外流河 8.河流R1、R2流域是世界著名的棉花生产基地,监测棉花生长状况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IS B.RS C.GPS D.数字地球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该区域为中亚地区,河流多为内流河,故D项错误。第8题,地理事物的动态监测应选用遥感技术。 答案:7.D 8.B 9.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B.碳氧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 解析:森林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功效,一旦遭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会上升,导致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中纬度地区可能将变得更加干旱。厄尔尼诺现象与东南太平洋海域海水异常增温有关。 答案:B 下图示意《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确定的13个核电厂厂址。据图完成第10~11题。 10.《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确定的13个核电厂厂址主要分布在图示地区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  )。 A.科技发达,利于核电站建设运行 B.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 C.核能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 D.海运便利,便于原料输入 11.沿海核电厂对近海水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向海洋排放(  )。 A.重金属 B.冷却水 C.粉尘、废渣 D.放射性物质 解析:第10题,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但常规能源缺乏,这是核电站多分布在该地区的主要原因。第11题,核电厂排放的冷却水会对沿海水域造成热污染。 答案:10.B 11.B 图甲为我国某省主要农作物产量变化统计图,图乙为该省三大产业构成情况图。读图,完成第12~13题。 图甲 图乙 12.该省可能是(  )。 A.浙江 B.黑龙江 C.西藏 D.内蒙古 13.下列关于该省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粮食产量将持续下降 B.商品粮基地面积将进一步扩大 C.第二产业比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35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