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四川省巴中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回顾性分析.doc
关于四川省巴中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回顾性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四川省巴中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特点,从而为该地区上消化道疾病的进一步治疗打下更好的基础。 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巴中地区2009年11月至2012年5月共计1350例因上消化道疾病而就诊的患者,对该部分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测定,并对实验结果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共计1350人,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测定呈阳性的775例,其阳性率为57.4%。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感染率为40.9%,慢性萎缩性胃炎感染率为53.3%,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72.7%,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77.8%,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74%,胃糜烂感染率为48.3%,胃癌感染率为59%,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感染率为100%。老年组 60岁者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达58.3%;非老年组 60岁者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达57%。男性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达55%;女性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达60.2%。 结论:目前,全球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50-60%,我国人群中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60%[1],而巴中地区感染率为57.4%。稍低于我国平均统计学数据。 关键词:巴中地区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上消化道疾病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53-01 不同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不同,存在区域性,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巴中地区2009年11月至2012年5月共计1350例因上消化道疾病就诊的患者,经14C-呼气实验测定这些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从而总结巴中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1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1350名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经14C测定幽门螺杆菌感染,其年龄为16岁-83岁,平均年龄41岁,其中男性717例,女性633例。年龄大于60岁老年组434例,小于60岁非老年组916例。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40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92例;消化性溃疡488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203例,胃溃疡285例;胃糜烂236例;胃癌124例;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4例。 1.2 方法:采用幽门螺杆菌检测国际新共识方法:不进行内镜检查时,共识测定一致推荐尿素呼气实验或粪便抗原实验。我院采用14C呼气实验检测。 (1)采用国产海得威14C呼气实验设备。 (2)筛选患者:①近4周未使用抗菌素、铋剂及抑酸剂者。②孕妇、哺乳期妇女及14岁以下儿童除外。③未接受根除HP治疗的患者。④对该项试验过程中任何过敏或不能耐受的患者除外。⑤向患者讲明该检查的重要性,尊重其自愿原则。 (3)嘱患者空腹或餐后两小时进行该检查。口服14C胶囊,15分钟后行呼气2-3分钟直至试剂卡完全变色,在14-C幽门螺杆菌测试仪器上进行插卡自动检测。 (4)整个过程由专人操作。 2 结果 2.1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疾病的关系:①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关系:406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共计166例呈阳性,达40.9%;②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关系:9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共计49例呈阳性,达53.3%;③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203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158例呈阳性,达77.8%;285例胃溃疡患者中,211例呈阳性,达74%;故48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共355例呈阳性,其阳性率达72.7%。④与胃糜烂的关系:236例胃糜烂患者中,共计114例呈阳性,阳性率达48.3%;⑤与胃癌的关系:124例胃癌患者中,共计73例呈阳性,阳性率达59%;⑥与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关系:4例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中,4例均呈阳性,阳性率达100%。 2.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年龄组的关系:老年组 60岁者434例,253例呈阳性,阳性率达58.3%;非老年组 60岁者916例,522例呈阳性,其阳性率达57%。 2.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性别的关系:1350例患者中,男性717例,394例呈阳性,阳性率达55%;女性633例,381例呈阳性,阳性率达60.2%。 3 讨论 自从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发现胃内存在HP以来,研究结果证实HP是导致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原因。它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糜烂、胃癌、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密切相关。[2]近年来,科学家们还发现HP与胃肠外疾病的关系,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缺铁性贫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肝胆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皮肤病、青光眼等[3],它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I类致癌原[4]。更多地掌握关于幽门螺杆菌知识,特别是具有区域性的致病菌感染情况、耐药情况等,从而更好地、有效地解除该地方患者的病痛。据统计,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