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氏臻品关于明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区氏臻品关于明式

区氏臻品——关于明式明式家具沿袭宋元风格,宋式家具如宋徽宗之瘦金体高逸俊秀,元式家具则丰富了曲线变化。进入明代,经济蓬勃,皇廷贵胄迁都筑宫,官绅商贾开园修宅,家具审美与工艺进一步发展,及至明中期,明式制式渐臻完善。 中国地域辽阔,[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西汉·司马迁)。家具作为人们日常生活须臾不离的用具,因各地风土习性不同而风格迥异。然而,目前在传世字画中得以窥见的唐、宋、元、明家具,无不形简意足,孤高绝俗,窃以为这便是所谓的文人家具。[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春秋·孔子《易经繋传》 ,[文人]精神俨然是明式家具之[道]也。 明式家具的蓬勃期为明中晚期,主要产地是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一带。因其年以王守仁(1472-1529年)倡导的[心学]极为风行,文人士大夫心性张扬的同时,[知行合一]地参与到明式家具等艺术品制作上来。其中以江南一带的太平繁荣,文风鼎盛,尤苏州一地更为读书能士文集,故于洪武三十年(1397年)[南北榜事件]后,明太祖朱元璋为作平衡便规定取士名额,淮河以南只限百分之五十五的指标,其余分配各省。 尽管这样,有明一代进士仍是[苏州第一,总数高达1025名](濮安国《明清苏式家具》)。另据徐泌《明化代录》记载:明代历年名画家800余人,江南一带占300余人,苏州一地便1150多人之众,且明四大画家沈周、仇英、文徵明、唐寅均为吴人。正是那帮有权、有钱、有闲的士大夫多崇尚奢华安逸的生活,并不志于忧国忧民,修齐志平,而多好于[琴棋书画诗酒花]中寻求精神寄托,这种生活习气亦表现到家具营造上,使成一时所趋。 所以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范濂《云间据目抄》云[自莫廷韩与归、宋两家公子,用细木数件,亦从吴门购之。]以及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王士任《广志绎》记:[又善操海内上下进退之权,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而雅之,俗者,则随而俗之,其赏识品第本精,故物莫能达。] 如再作臆断,则极可能在此合适的时间与地点,恰好出现了几位天赋异禀的能工巧匠,伺服于钟鸣鼎食且好古知书的士大夫阶层。这样便得以解释:明式家具于榫卯精密、比例合度的技术层面上,体现出[匿大美于无形,藏万象于极简]的艺术大师手法,让文人的[虚静]意境藉以精神物化。 毋庸讳言,最具代表意义的明式,直到等来了最合适的材料---黄花梨木的出现,才算得上功能圆满,才真正应了《周礼·考工记》所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论断。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明式家具是以明末清初以[苏作]风格为代表的家具,而并不拘泥于具体朝代及产地,其中黄花梨家具则堪称为代表中之典范。而苏州之外,各地亦出现明式黄花梨家具,那么可以这样推测:一部分是由于当年学而优则仕的读书人,八百里不为官,名贵家具便随着官运走南闯北;另一部分为官家商贾们千里采购于苏州一带;而大部分于北京、山西、山东、福建等地出现的黄花梨家具则为贵族阶层引进木材,由当地工匠为之,同为明式家具的巅峰之作。关于这一看法,笔者曾于2007年春请教于王世襄前辈,受益良多。 中国人的手艺均闭门秘传,所谓[师传不过三代],可理解为技术勉强可以教授,而那种美的感悟要遇到左右脑同样发达的弟子,才会师导成功,正如庖丁后人没能传承下[解牛术]一样。 一代代工匠师承嫡传,只能索然无趣地复制前人的[明制]气韵。故尽管可将扬州博物馆藏,带纪年款[皇清乾隆十年,岁在乙丑夏,汪廷璋铭]朱漆明式画案为佐据,入清百年仍尚明式家具之风,然而事实上及至清中期,那批[胸有成竹,目中无牛 的名匠与国运一起渐行渐远,家具的明式风度亦随之成为[有形无神]的强弩之末了。 明代的室内陈设,不论宫殿、衙门、第宅都非常疏朗。以宅地为例,[大厅上都是正中一座屏风,地面上都是空的](朱家溍《明清室内陈设》引《明史礼志》),座椅则根据主客人数及尊卑随时调摆(入清后陈设的家具才开始多起来,逐渐出现所谓的八椅四几成堂的固定摆设)。 我们还可以从唐寅的《琴棋书画人物屏》等古画中发现,明式座椅陈设不多,且个性张扬,多为单张制作,这也是传世明代椅子匮乏的原因之一,其他原因还有:一、大柜、条案等经年不搬动,而椅子却整天摆弄,实在折腾不起。二、明代陈设中椅子本不多,兼以床榻为坐具。三、数百年来兵戈扰攘,正如有明一代苏州城建有园林府第271座(据《苏州府志》记载),如今残存仅60处,故对椅凳的损害也可想而知。加上[五四]以来的反封建思潮,更有十年浩劫的[破旧立新],以及上世纪末西风东渐,国民时尚把椅子换沙发,致令传世明代椅子珍品极难寻觅。 学者、藏家一般认为明式椅具一大特点是设计上符合人体工程力学。这一说法有商榷之处,明式家具作为[士大夫文人]家具,首先考虑应是儒家礼教之端庄尊严,然后再深究器形上的美学要求,最后才顾忌所谓的舒适帖服。部分书籍多列举明式椅子S形靠背椅与人体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