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鉴别诊断 肺癌: a、周围型肺癌结节形状通常不规整,可见深浅不一的分叶和棘状突起,边缘毛糙可见短细毛刺,可有空泡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等,结节内无脂肪,少见钙化。增强后的CT值较平扫增加20HU以上。 b、央型肺癌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管腔不规则狭窄和梗阻。当病变较小时,多无症状,一旦肿瘤发展增大并接近肺门支气管时,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有时咯血,靠近胸膜者有胸痛等临床表现。可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肺内、外转移。 鉴别诊断 肺结核球:由纤维包膜包裹干酪样物质所构成。其内也可见钙化,多 呈斑片状或不规则形钙化,但结核球有一定的好发部位(两肺上叶尖 后段和下叶背段),瘤体边界可不光滑,瘤内可有小空洞存在,瘤周常有卫星病灶。 炎性假瘤:病灶内可见单个或多个小空洞,甚至呈蜂房样透亮; 边缘可有毛刺和血管集束征等,毛刺为粗长毛刺; 病理学特点 ◆ 病理上,肺错构瘤由多种间叶组织(如软骨、脂肪及纤维结缔组织等)和上皮组织在肺内异常混合而成。 ◆一部分错构瘤倾向以软骨发育异常为主,混以脂肪、平滑肌等结构;另一部分倾向以平滑肌发育异常为主,辅以软骨、脂肪和腺体等结构。 ◆肿瘤大体形态为圆形或类圆形,部分瘤体表面有多个突起,呈分叶状,均有完整的包膜。 * 肺部错构瘤影像学分析 概述 肺错构瘤(pulmonary hamartoma,PH)是最常见的肺良性肿瘤,合理手术是最佳治疗方法,预后良好。发病原因尚不清楚。 既往认为胚胎发育过程中,即将发育成支气管的一部分组织, 因某些原因发生脱落、倒转等异常,被正常肺组织包裹,逐渐形成 瘤样结构,故称肺错构瘤。 新近研究指出PH是来源于支气管黏膜相关未分化间质细胞的良性后天性肿瘤,由混杂的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间质细胞组成。 支气管内型错构瘤是起源于支气管间叶组织的新生物。 A :临床分为肺实质内型(intrapulmonary hamartoma,IH)和气管内型错构瘤(endobronchial hamartoma,EH)。 绝大多数错构瘤发生在肺组织的外围,约10 %发生在大支气管管腔内。 B:病理分为软骨型及非软骨型(平滑肌型)肺错构瘤。 临床特点 发病年龄多在40 岁以后,男多于女,男女比为2~3∶1 ,以50~60 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临床症状与发生部位有关。 ◆ 支气管内型错构瘤常阻塞支气管,出现发热、咳嗽、痰中带血、憋气、胸痛、持续或反复同一部位的肺部感染等。 ◆ 肺实质内型错构瘤则多无临床症状,绝大多数为体检时偶尔发现。 影像表现特点 肿块内脂肪及爆米花样钙化为本病影像特征。但并非所有肺错构瘤都可以发现脂 肪和钙化,据报道,40%~ 50%的肺错构瘤既无钙化也无脂肪密度。 胸片:IH可见类圆形阴影,边缘光滑或分叶,周围无浸润或卫星灶。 EH 可出现片状浸润影甚至阻塞性肺不张。 CT: ①肺实质型错构瘤病灶多位于肺周边呈类圆形,边缘 光滑或有分叶, 界限清晰。 ②肿物多为软组织或含脂肪密度。 ③爆米花样钙化为PH 独特的软骨样钙化,但仅占10%~15%。 ④随诊病灶体积极缓慢增长。 ⑤肺门及纵膈多无肿大淋巴结。 ⑥ 位于支气管腔内的错构瘤,一般较小,常呈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局限于管壁一侧,周围支气管壁无浸润增厚,远端组织可继发阻塞性肺不张或肺炎。较罕见。HRCT 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支气管腔内肿物形态、边缘,及蒂部。 ⑦动态增强CT 有助鉴别不含脂肪和钙化的PH 与边缘光滑的周围型肺癌,PH可轻度强化及周边裂隙样强化, 但最大强化值出现较肺癌晚。既无脂肪又无钙化的PH,进展缓慢,CT随诊难以演进为典型影像特征。 CT 增强扫描绝大多数病灶无明显强化。 **** MRI :错构瘤T1 加权像( T1 weighted image,T1WI) 上以等信号为主, 散在斑片状脂肪高信号影,T2WI 呈不均匀高,信号中混杂分隔样低信号结 构。肿块中钙化在各序列均呈低信号,脂肪抑制成像是发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