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筑梦“第四产业”
筑梦“第四产业”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科学发展两地行)
——探寻杭州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刘泰山 江 南 禹伟良
《 人民日报 》( 2012年08月03日 01 版)
编者按:在推进科学发展的征程中,各地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创造性地贯彻中央大政方针,展现了蓬勃的发展活力。
突围,突破,突变;对视,对比,对话。在对共性问题的探索中,不少地方比学赶帮,以建树一方的同样精彩,在科学发展的时代舞台演绎着当代“双城记”。
历史文化名城杭州与新兴城市深圳对唱文化戏,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的“两型”试验,“后奥运”的北京对话“后世博”的上海,“内陆开放”的成都和西安在转型发展中突围,江苏苏州与广东东莞让外来人口融入城市……围绕这些话题,本报调集国内分社的骨干采访力量,易地采访,相互观照,换位思考,探寻科学发展观如何在各地落地生根、枝繁叶茂。今起刊登“科学发展‘两地行’”系列报道。
崛起十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群雄逐鹿,杭州、深圳异军突起。
去年,杭州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843.3亿元,占全市GDP12%,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而深圳这两个指标分别为900多亿元和8%,文创产业跃居高新技术、金融业、物流业之后第四大支柱产业。
一个是历史名城,文化源远流长;一个是经济特区,文化底蕴不厚。但是,杭州、深圳发展文创产业理念相通,殊途同归。拼经济更拼文化,讲速度更讲厚度,争当全国文创产业“领头羊”。自信自觉的杭州、深圳,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各领风骚,不断改写着中国文创产业发展的格局。
“文化雄心”,有容乃大
不到1平方公里的范围,聚集了刘恒、余华、麦家、邹静之、高满堂等一批著名影视编剧,不到3年便形成国内独具优势的高端影视原创基地布局。杭州西溪创意产业园的产业成效可谓立竿见“影”。
在一个没有专业美术院校的城市,在一个没有西洋艺术氛围的村庄,在一个没有相关产业基础的地方,短短十多年却崛起了一座全国最大的商品油画基地。深圳大芬油画村写下了“无中生有”的发展传奇。
横空出世,为何是它们?
■杭:先讲个旧闻。“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家几年前调入杭州市文联,曾在文坛内外激起不小“波澜”——享有优厚物质待遇,却没有硬性创作任务。不搞“命题作文”,无需“应景之作”,只为作家营造自由的体验、感悟和创作环境。麦家说:“这种宽阔的胸怀、宽松的氛围令人感动。”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最关键的是人才,最需要的是宽容。杭州人常说:“只要大师来,不管干什么”。
杭州因西湖而名,更因文化而美。这给了杭州人文化自信的底气。近年来,杭州引进了数十位文化名人,都是“来去自由”,没有每年住多长时间的“硬杠杠”,也没有每年写多少作品的“硬指标”。自由的创作空间、宽松的生活环境,为艺术家提供了肥沃的创作土壤。许多文化名人与杭州“结缘”之后,激情迸发,成果迭出。
●深:婉约的西湖孕育了大气的杭州!源于南国边陲小渔村的深圳,也有一种“吞吐八荒”的大气度。“来了,就是深圳人”,一句简单质朴的口号,沉淀的是领时代风气之先的“深圳观念”,张扬的是这个新兴移民城市包容的性格及其独特气质。就是冲着这里独特的创业、创新氛围,一批又一批的“孔雀”南飞深圳,筑巢圆梦。
作为我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源地,深圳被称为“设计之都”。这里,数千家设计公司,云集了全国最优秀的设计师、6万多名从业人员,包括创意、策划、美术、音乐、电影等艺术人才,以及数字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等科技人才。
海纳百川,不画地为牢,催生文创产业千姿百态。点燃大芬油画“星星之火”的,就是香港画商黄江。20多年前,他来到这个当时还很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开创深圳油画产业先河。成就网页游戏新锐研发公司——“深圳第七大道”的,不过是4名外来年轻人,租一间小屋苦干出来的。
■杭:开放包容的大胸怀,是因为有瞩目长远的大气魄。对文化,杭州有一种深刻的自觉。“既提升经济硬实力、更提升文化软实力,既修复自然生态、更修复人文生态,既打造投资者天堂、更打造文化人天堂”——这样的文化发展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杭州在全国较早地开启了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幕,发展目标直指文化名城、文化强市、全国文化创意中心。杭州提出构建“3+1”的现代产业体系,在一、二、三产业这个“3”之外,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单独列出的那个“1”。文创产业被提高到“第四产业”的高度。
●深:的确,自信,方能包容;自觉,才有动力。文化设施曾经只有戏院、电影院、展览馆“三家店”。在许多人眼中,深圳是一片“文化沙漠”。但是,特区人的文化自觉丝毫不亚于任何城市,反而在全国率先提出“文化立市”战略。“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曾经只为经济“搭台唱
文档评论(0)